
抱字成语有:
1、抱布贸丝是一个汉语成语,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进行商品交易。
出处:春秋时期无名氏《国风·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释义: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出处介绍:《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2、抱头痛哭,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释义:在这里于家的父子同他的家们抱头痛哭。
出处介绍:《老残游记》本书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清官”苛政的暴虐,指出“不要钱”的所谓“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害百姓邀功的刽子手。
3、抱朴含真,汉语成语,意思是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出处:战国老子《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释义: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出处介绍:《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4、抱火厝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释义: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
出处介绍:《汉书·贾谊传》本传叙述贾谊及其政论。贾谊年少能文,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间提升至太中大夫。建议适时改制,为文帝所欣赏,但被周勃等老臣所排挤,出任长沙王太傅,转为梁怀王太傅。
多次上疏陈说政事,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诸侯王权力,抗击匈奴侵扰,倡导礼义教化,重农抑商,谕教太子。后因梁王刘揖坠马而死,自伤失职,悲伤而死。
5、抱负不凡,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是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
释义:贾雨村兄弟抱负真是不凡的。
出处介绍:《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一、抱头大哭
白话释义: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出处:《儒林外史》第27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朝代:清
作者:吴敬梓
例句:这一对被海峡分割了40年的夫妻,一经相见,抱头大哭,慨叹不已。
二、抱缺守残
释义:抱住残缺的东西不放,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
出处:《吾人最后之觉悟》:“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朝代:近代
作者:陈独秀
翻译:已经有不下守缺抱着残破的趋势。
三、抱头痛哭
释义: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出处:《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朝代:清
作者:刘鹗
四、抱打不平
释义: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处:《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五、抱成一团
释义: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出处:《大学时代》:“刘向明和另外两人,抱成一团,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朝代:近代
作者:程树榛
抱宝怀珍
抱表寝绳
抱冰公事
抱不平
抱布贸丝
抱才而困
抱残守缺
抱残守阙
抱成一团
抱诚守真
抱打不平
抱德炀和
抱法处势
抱佛脚
抱负不凡
抱关击柝
抱关之怨
抱关执钥
抱关执籥
抱恨黄泉
抱恨终天
抱虎枕蛟
抱火厝薪
抱火寝薪
抱火卧薪
抱鸡养竹
抱令守律
抱璞泣血
抱朴寡欲
抱朴含真
抱椠怀铅
抱屈含冤
抱屈衔冤
抱素怀朴
抱痛西河
抱头大哭
抱头鼠窜
抱头缩项
抱头痛哭
抱蔓摘瓜
抱瓮出灌
抱瓮灌园
抱薪救焚
抱薪救火
2018-04-01
恫瘝在抱、
抱成一团、
抱薪救火、
抱法处势、
抱德炀和、
抱蔓摘瓜、
抱屈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