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如何采用“活态”展示非遗项目?

 我来答
故事谈生活
高能答主

2018-06-10 · 专注培养孩子小学教育
故事谈生活
采纳数:11472 获赞数:4207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搭蒙古包、做抿豆面,烧麦、捏泥塑。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内蒙古“传承工艺・文化扶贫”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现场,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都以“能听、能看、能尝、能感”的“活态”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采用‘活态’的方式展示非遗项目,是希望年轻人不要只知道烧麦好吃,不了解烧麦怎么做。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遗落传统技艺,要让文物、文化活起来。”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兰毅说道。

内蒙古自治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9项、自治区级项目704项;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6人、自治区级传承人666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说:“在内蒙古地区展示以蒙古族文化为特色的非遗项目,是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方式。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