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具有什么样的规划布局?
元大都是13、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规划整齐的都城,“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
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即位,称成吉思汗,创建了蒙古帝国。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于开平府(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中统四年以开平为上都,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定燕京为中都(作陪都)。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定国号“元”。第二年初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迁鼎大都。从此这里(即北京)成了统一大国的中心。
元代虽为蒙古人统治,却也努力汉化,故元大都的规划思想,概仿《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做法,“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城分三套:外城、皇城、宫城。外城东西宽6635米,南北长7400米,共设十一个城门。城内街道经纬分明,布局十分规整,这是学习汉地文明的做法。但蒙古人免不了有自己的风俗习性和生活方式,因此反映在都城形态上,则毕竟与汉地有所不同。蒙古乃游牧民族,自幼培养骑射,无论民间、皇家,无不如此。所以在元大都城的北部,尚有仿北方草原形态的一块地方,供帝王及皇家子弟练习骑射之用。
元大都的兴建,也开创了请外国专家来共同策划城市规划建设的先例。当时有汉人刘秉忠任设计的总管工程。大批匠师从外地调京。一般的夫役从就近地区征发,并调元大都侍卫军参加修筑工程。除此之外,还邀请尼泊尔人阿尼哥、阿拉伯匠师也黑迭尔等,也来参与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