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分带与构造岩浆活动的迁移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华南陆块的形成,是一个由北西向南东不断增生的过程(郭令智等,1980)。就省域而言,随着这一增生,加里东运动前后,构造岩浆活动强度及褶皱波动的迁移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成矿分带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
武陵运动(造山)及其具有继承特点的雪峰运动(造陆为主),是湖南省最早的两次构造活动。褶皱作用均是北西强、南东弱,褶皱波动由北西向南东推移。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大庸、芷江一带冷家溪群与上覆板溪群为高角度不整合,部分地区冷家溪群褶皱直立、倒转;安化、桃江一带为中低角度不整合;湘潭、长沙一带为假整合。该期中深成相花岗岩仅见于湘东北地区,故武陵和雪峰运动限于扬子陆块边缘,对湘南地区影响不大,仍属海洋沉积区。由于这两次构造运动强度的减弱方向与成矿分带矿化的减弱方向相反,故二者无明显关系。
加里东运动导致华南地槽回返,扬子与华南两大构造单元拼接(金性春,1987)。此次构造活动最强的部位不在我省,而在云开—武夷一带。该带褶皱及变质作用强烈,形成热动力变质带,产生大量混合岩化及混合花岗岩,构造作用强度较我省大得多,这可能是两大构造单元真正的拼接带。就我省而言,此时构造力源主要来自南东方面,褶皱波动推移方向与武陵期相反,由南东向北西推移,在湘东南形成紧密褶皱,同斜倒转,岩石浅变质;湘中及雪峰山带以宽缓褶皱为主,湘西北属造陆性质,仅见假整合。花岗岩以湘东南较强而止于雪峰山东南缘,均为中深成相。此次活动导致雪峰隆起形成,但隆升幅度有限,其边缘的泥盆系缺少磨拉石建造,以后又接受了石炭、二叠系的超覆沉积。
印支运动在我省表现较强烈,结束海侵历史,使陆块盖层褶皱。此次构造活动可能与太平洋板块开始对亚洲大陆的挤压有关。在我省褶皱作用亦具南东强、北西弱的特点,湘南形成线状褶皱;湘中以箱状褶皱为主,疏密相间;湘西北仍为造陆性质。岩浆活动进一步增强,分布范围与加里东期相似,但湘南地区侵位较高,骑田岭岩体为三叠系,湘中天龙山岩体侵位上限为下石炭统。湘中印支期岩体较发育的原因可能与穹隆构造有利于岩浆侵入有关。
燕山运动强烈改变湖南省构造格局,使之脱离前期槽台演化历史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十分强烈,波及全省,一度沉寂的湘西北区地层也全面褶皱。此时,由于陆块已逐渐固结,构造以断裂为主,形成规模巨大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带和挤压带,地壳差异活动强烈,形成盆—岭构造。特别是该期的岩浆活动亦达到高潮,具数量多、分布广、侵位高、分异强的特点,晚期局部有玄武质、流纹质火山喷发。该次构造起源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构造岩浆活动更明显地表现出南东强、北西弱的特点,花岗岩及火山岩集中地分布在湘东南地区,湘中燕山期花岗岩主要侵入于前期岩体中;盆—岭构造以湘东南区最发育。
由上可见,由于华南地槽的回返、太平洋板块的作用,加里东、印支、燕山三次构造活动在我省均表现出南东强、北西弱的特点而与前两次构造运动的情况相反。此时,湘西北地区始终处于被动的、稳定的状态;湘东南区始终处于主动的、活跃的状态,构造力源来自南东,岩浆活动自南东向北西减弱。这一趋势恰恰与我省成矿分带的趋势相一致,是导致成矿分带的基本原因。正是在这种构造—岩浆热动力作用的驱动下,我省内生金属的成矿作用出现明显的方向性变化。
成矿作用既有分带又逐渐过渡,相邻矿带之间无明显的界线(陈毓川等,1998)。以某些成矿元素看,成矿作用也是渐次变化的。如钨,湘东南矿带以矽卡岩型矿床为主,规模多为大型—超大型;湘中有矽卡岩型钨矿,也有钨、锑、金共生的脉状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大型;雪峰矿带则主要为脉状矿床,规模为中小型;湘西北钨的成矿趋于消失。成矿分带的区域展布范围大,跨越了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的成矿作用产生的,而非某一构造单元的产物;成矿分带必然要求一个相近的成矿期,即主要成矿期。在这一时期内,大量成矿元素得以富集,并在某些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有规律地分布。由于大量元素的同时富集,也有可能掩盖早期的某些成矿作用,或对其发生强烈改造而一道进入新的成矿体系中;这个分带与我省花岗岩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随着花岗岩浆作用的减弱,侵入层位的降低,矿化类型、成矿温度随之变化,赋矿最高层位降低。
由上可见,我省内生金属区域成矿分带的成矿作用,既与总的分带趋势一致,又严格受各矿带的地质构造控制而独具特色,具有深刻的地质历史背景。我省大地构造,分属扬子陆块和华南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两者通过加里东运动拼接成一体,共同进入陆块阶段。由于省内沉积盖层的特点也基本相近,因此,在导致成矿分带的地层、构造、岩浆、变质四大基本因素中,地层及其区域变质因素就显得较为次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