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变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监测环境、保护环境和防治灾害,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为此,国土资源部加强了对造成环境变化的自然作用与人为作用影响的综合研究,建立和开发了区域性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
洞庭湖地区地质环境调查及治湖对策研究
运用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新构造运动理论,综合研究了洞庭湖区地壳沉降,确认湖区内存在不均衡的地壳沉降,进而进行了合理沉降分区,为规划防洪工程及蓄洪垸区的布置指明了方向。运用遥感与计算机技术,准确计算出洞庭湖的湖泊面积、湖容量与湖边界等基础数据;采用综合打分法对洞庭湖区防洪工程基础稳定性作出了评价;建立了东洞庭湖、南洞庭湖湖底高程变化量与泥沙淤积厚度及地壳沉降量的平衡方程,预测了2010年和2034年湖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和泥沙淤积特征;首次建立了洞庭湖地区综合地质环境概念模型,认为现有的洞庭湖湖域由于被防洪大堤所圈定,当城陵矶水位达32米以后,调蓄洪功能主要取决于防洪大堤高度与城陵矶水位的差,即“杯子原理”,差值越大,湖蓄洪能力越强。本次研究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综合治理划归为8个治理区,并提出了平垸行洪、动态蓄洪、疏浚
河道等具体治理规划方案。
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示范工程——疏勒河中游水资源合理利用
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疏勒河中游地区进行了生态环境遥感解译、地下水开采量调查、土壤盐渍化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质同位素分析、可溶盐分析测试等大量工作。对该区地下水进行了新的计算以及允许开采量、水质等的评价研究,建立了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模型。对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盐渍化土壤的形成及变化作了深入分析,并预测了未来30年的发展趋势。本项研究将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联系起来,以改良和防止土壤盐碱化和下游区土地沙化、荒漠化为目的,并建立疏勒河流域漠区经济合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示范区,与甘肃省的“疏勒河工程”水利规划紧密结合,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未衬砌的老西总干渠
严重渗漏的原斗渠
崩滑地质灾害模拟理论
针对崩滑地质灾害发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征,采用从地质体的精细描述和结构模型建立→变形破坏机理的非线性过程分析→基于复杂地质结构和环境条件的模拟理论探讨→非线性理论灾害评价与预测的研究技术路线,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崩滑地质灾害模拟预测理论,并结合国内若干大型工程及崩滑地质灾害事件,开展初步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复杂地质结构建模理论和方法:发展和完善了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建模、复杂块体的三维几何建模以及复杂结构边坡的交互式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并开发了配套软件系统。
(2)地质灾害模拟控制理论:提出了地质灾害形成过程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方法,地质灾害全模拟与控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地质灾害的评价预测理论:从变形-破坏模拟、非线性科学以及系统运动稳定性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崩滑地质灾害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
某高拱坝工程边坡及坝肩稳定性三维模拟
某水电站坝址区三维可视化模型
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
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区地质及水循环研究
从景观地质背景、第四纪地质地貌调查分析入手,运用水文地质测试手段、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天然同位素示踪技术及GIS技术,对九寨沟、黄龙景观的地质结构及形成机制进行剖析,对水循环系统与生态景观作了科学分区;初步建立了九寨沟与黄龙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变迁的概念模型,对九寨沟提出了“长海断流、则查哇消亡,而日则沟扩张”模式;对黄龙提出了“降水-断层深循环-钙溶及生物骨架钙华生成”模式,较为合理地表达了九寨沟与黄龙景观各自形成的过程,为解决该地区水循环及生态环境地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模糊数学理论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岩溶缝洞发育程度的“岩溶通道模型”与“地质灾害预测模型”,初步查明了湖泊水位近年动态变化与水量不足的原因,为景区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景区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钙华坝体的渗漏、坍塌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等不容乐观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未来工作方向。
黄龙彩池
九寨沟上季节海(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