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在大力开展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研究表明,发源于海相的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陆相地层研究,但由于两类沉积环境在水动力、气候、沉积物供给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层序地层特征、控制因素、研究方法尤其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差异。
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叠置型式主要受到可容空间及沉积物供给的控制,而可容空间又受控于海平面升降(eustasy)、构造沉降和气候等因素。在海相盆地,可容空间主要受到海平面升降和构造沉降的影响,而气候影响较小。对于内陆湖盆(不受海洋影响),可容空间主要受构造沉降、气候、沉积充填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无关。在潮湿气候条件下,主要形成敞流湖盆,这时可容空间主要受构造沉降的控制,同时受沉积物充填的影响,而与绝对湖平面无关。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主要形成闭流湖盆,其可容空间主要受气候、河水注入量及其导致的湖平面升降的影响。
就沉积物供给而言,由于内陆湖盆离物源近,因而沉积物供给比海相盆地复杂得多,表现为物源近、物源多、事件性沉积作用多。这样,构造、气候等异旋回作用过程与近源的自旋回作用过程(冲积扇、河流冲刷)往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大大地增加了层序地层分析尤其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的难度。
在20世纪60~70年代沉积学大发展时期,人们对陆相沉积的研究集中于应用自旋回机制(即沉积作用、沉积过程)来解释地层几何形态及沉积体系的变化和分布。随着层序地层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主要应用异旋回过程,特别是影响可容空间变化的异旋回过程(如构造沉降、气候等)来解释陆相地层型式及相域分布。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最大挑战便是区分反映异旋回作用的沉积型式与反映自旋回作用的沉积型式。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便是划分、对比高频异旋回形成的等时沉积地层单元。目前有二种主要途径,其一是关键界面的识别和对比,其二是高频基准面转换旋回分析。
关键界面,如不整合面、洪泛面(海泛面、湖泛面)等,主要由异旋回作用过程(如构造沉降、海平面或湖平面升降、气候旋回等)形成。这些面基本上是在同一时间或大体上同一时间形成的,因此具有等时性。准确地识别这些界面,对于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些关键界面的识别和对比方法包括岩心观察、露头调查、测井资料分析、流体或岩石性质测量、储层压力测量、反射地震资料分析等。关键界面的识别和对比在海相地层内较为容易,但在陆相地层内较为困难,因而影响了高分辨率地层单元的对比精度。对于陆相湖盆来说,沉积非均质及成岩非均质性强,高频的关键界面往往被复杂的自旋回沉积作用(河流冲刷、决口扇及漫溢砂沉积)所掩盖,大大地增加了关键界面识别、对比,特别是对比的难度。
2024-11-1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