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自信和目标,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缺乏自信,那么家长就要给予鼓励。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大的。
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继续打击孩子。当孩子出现成绩进步的时候,家长要不吝啬自己的鼓励。
另外不妨问一问自己的孩子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人,将来想拥有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也可以带他到实地去考核一下,看看他理想中的人是有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方式,并且告诉他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学习也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根据他们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潜能。尽可能的给我们的孩子多一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前几天和几位朋友聊天。大家说到目前很多孩子玩手机游戏荒废学业的事情。
朋友说,主要是没有自控力。
我说,自控力低还是因为没有目标。
真正有目标的孩子,会和诱惑做抗争,会自发地提高自控力指数,而没有目标的孩子,放弃自己的努力,完全被诱惑所诱惑,陷入游戏中无法自拔。
这里说的目标,就是目的感。
目的感指的是什么呢?目的感是一种对目标的信念,但是这种信念不是为了你个人的利益,而是某些超越了自我的更大的目标。比如,“我要成为世界上最有钱最漂亮的人”就不是目的感,而羽生结弦接受采访说的“花滑就是我的命”就是一种目的感。
根据青少年成长领域专家,克莱蒙研究大学的 Kendall Bronk 的研究,寻找目的感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高中生中只有20%的人有目的感,这些人愿意为自身以外的目标作出奉献。“现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压力,而是无意义感。”
怎样帮孩子找到目标呢?
比如:
1、经常带孩子国外旅行,旅行让孩子了解差异性,接触更多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
2、经常带孩子长时间置身于大自然中,大自然会给人更广大的格局;
3、让孩子参与重要的社会变革活动;
4、习惯性地反思,建立懂得思辨的思维模式。
更多内容的分享欢迎留言交流。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半夏手札。
孩子的学习跟他所在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有关系的。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所以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首先作为家长是要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和教育的。
不管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告诉他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别人。也可以给他找个目标,某一个优秀的孩子给他做榜样,向他学习。
也可以制定一些激励的措施,鼓励孩子能够自主主动学习。没有自信就要多开口说话,多去跟朋友玩,在该玩的时候就尽情的玩。
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小的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就奖励一下,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他就会慢慢的建立自信心。
多出去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比如跑步打球,释放一下身心,不要有那么多的压力,让孩子整个人能够豁然开朗起来。
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要给孩子营造那种宽松民主的环境,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才会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表达欲望。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