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早期识别2-3岁孤独症儿童?
这个阶段的幼儿认知和语言能力都有了极大发展,与周围人和环境的互动能力已经建立起来了,并有了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交流能力进一步增强。此时,有些孤独症儿童的症状也日渐突出,临床中许多病例都是在这一阶段被发现的,本书的案例篇列举的案例几乎都在此年龄阶段有明显的症状。对比普通幼儿的发育规律,如果发现幼儿偏离较大,甚至各方面都存在落后的表现,就需要引起警惕了。特别是当幼儿存在如下问题时,更需要提高警惕。
~3岁仍不会说话,或者即使会说话但存在语言运用障碍。
例如,说话没有感情,没有与情境相符的表情,只是在告诉家长一件事情;或经常背诵一些电视中的广告词,而不是和家长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互动交流;没有起伏的音调,音量大小没有什么变化,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或者经常自言自语或模仿别人曾经讲过的一些语言(通常是不切实际、不分场合),不能正常用短语交流,不能理解简单指令。
与人讲话时缺乏目光对视,常常呼之不理或者看人一眼后马上移开目光;面部表情少,总是一副无喜无忧的淡漠表情;缺乏与亲人或其他小朋友情景交融的快乐体会;不喜欢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缺乏与同龄幼儿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和帮助,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游戏。
对亲人缺乏依恋感,对妈妈或者主要抚养者不产生依恋,离开后也不会寻找;不会寻求帮助,自己无所谓;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危险意识少;对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没有躲避的意识。
不会用手指物,想要什么东西时会牵着大人的手过去,而不会用语言表达或用手指;不会模仿别人的活动或动作。对人或动物通常缺乏兴趣,但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特殊的强烈依恋,小瓶子、小药盒子、小绳子、就医卡、银行卡等都有可能让患儿爱不释手、随时携带。如果被拿走,他们就会烦躁哭闹、焦虑不安。
活动量大,多是些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如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并凝视、用脚尖走路等,在家里有时会不停地跑来跑去;还可能对物体的一些非主要、无功能的特性(如气味、质感)产生特殊兴趣和行为,如反复闻物品(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去闻别人的脚或别人坐过的椅子)或摸光滑的物体表面等;也有的小朋友在某一方面发展得很好,例如在文字、音乐方面表现得很有“天赋”,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运用或表达自己的需求,只是会机械地读字、认字,与平时的生活完全脱节。
有的幼儿饮食习惯极度单一,只吃几种固定的食物,坚决拒绝接受没吃过的食物。有的幼儿每次进食前一定先用鼻子去闻,不能接受新鲜食物;有的幼儿只吃柔软细腻的食物,很少咀嚼,稍稍硬一些的食物要不就一直含在嘴里不咽,要不就直接吐掉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