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飞的手下有哪些大将背叛了他?这些手下为什么要背叛岳飞?
公元1142年,正当岳飞带领他的岳家军准备收复失地、迎回二帝时,却被赵构的十二道金牌召回。
此时的秦桧正密谋着为岳飞网罗罪证,为了陷害岳飞,秦桧买通了岳飞手下的几名将领,并许给他们重金厚利,让他们栽赃陷害岳飞。
而正是岳飞手下的这三位大将:王贵、董先和王雕,他们的背叛这才导致岳飞加速死亡的。
王贵
他很早之前他就和岳飞认识了,而且还是岳飞的结拜大哥,自从岳飞起兵之后,就一直跟在岳飞的身边,在抗金的过程中,王贵就相当于是岳家军中的“管家”,在军队中,王贵的地位仅次于张宪。
在跟随岳飞征战沙场时,王贵也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
就在秦桧为岳飞编造莫须有的罪名之时,张俊把目标对准了王贵,随后张俊对王贵进行了各种威胁,终于,王贵在张俊的威胁之下低了头,参与到了诬陷岳飞的阴谋之中。
岳飞被害之后,王贵后悔万分,也自知处境非常艰难,想要在朝廷中继续待下去是很困难了,所以,王贵在岳飞遇害后不久就辞职了,于绍兴二十三年八月病死,王贵病逝之后,朝廷曾追赠了王贵宁国军节度使职位。
董先
从民间野史中看,董先为人光明磊落,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从正史中看的话,董先的为人就完全相反了。
这个人是牛皋的好朋友,借着牛皋这层关系,他来到了岳家军之中,之后他也成为了岳飞手下的一员战将,跟着岳飞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功劳。
但是,董先是一个好酒色之人,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力,这让秦桧、张俊等人抓住了机会,被拉拢过来之后,董先成为了张俊查处岳飞的重要证人。
在岳飞遇害之后,董先继续统领军队,后来鄂州病逝,官位一度做到了节度使。
王雕
正史中的王雕名为王俊,他之所以会成为岳飞手下的大将,其中原因还在于张宪身上,王雕是张宪的副将,因为在征战过程中作战勇猛,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他得到了岳飞的重视。
在岳飞遇难之前,王雕是第一个被秦桧等人拉拢过去的,最后岳飞被罢兵权后,王俊首先告发岳飞,在岳飞去世之后,王雕仍然留在军中,而且还因为张俊的提拔,在军队中步步高升。
出于这种原因,很多人都怀疑王雕是之前张俊安排在岳飞身边的奸细。
而在参与诬陷岳飞的这三个人中,要说最后两位并不让人觉得意外,最让人想不到的就是王贵了,更多的还是出于王贵身份的重要性,在岳家军中的地位可圈可点。
要知道,当年在岳家军中除了岳飞之外就是张宪,张宪是岳飞的头号得力战将,而王贵的“管家”身份仅次于张宪,这让他成为了岳家军的三号人物,岳飞从来都没有对王贵有过一丝亏待,但不料最后岳飞遇害的推波助澜者却有王贵。
现代人们谈起岳飞,无论是对他熟悉或不熟,都会赞叹一句精忠报国,岳飞俨然已经成为忠国的代名词,很多人说,岳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此话一点儿也不假,不过如此忠心为国的人,下场却极为凄惨,不受皇帝大臣信任不说,还被自己的部下所背叛,尽管岳飞已沉冤得雪,可论谁也体会不到,岳飞当时的心境,那么岳飞的众多部下之中,究竟是哪几位背叛了他?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背叛?
岳飞的死,与王俊、王贵、傅选这三个人逃不脱干系,可以直白的说,就是他们三人害死了岳飞,他们是岳飞手下的大将,抗击金人时,都一起上过战场,岳飞待他们如亲兄弟一般,是战争上可以放心交给他后背的人,岂知信错人,加剧自己的死亡。首先来说说王俊,此人完全演绎了现实版白眼狼,王俊自身没有多大本事,升官全靠告状,早年在东平府当雄伟将时,便靠着一手告状功力,坐上副营头的位置,岳飞出外作战时,朝廷让王俊跟随,将官职升为副统制,对于王俊来说,表面上虽说是升官了,实际跟贬没区别,他的作用便是牵制岳飞,同时还有监视。
前面也说了,王俊此人没多大才能,因此在岳家军里,多年不见升官,反倒是曾经自己瞧不上的人,官职已经升了好几阶,这也导致了王俊内心恨透了岳家军以及岳飞。为了能升官,王俊暗中攀上秦桧,在秦桧的授意下,诬告岳家军大将张宪有谋反之意,张宪要谋反,岳飞是首个被问责的人,因为张宪是他的手下,张宪若是真的造反,那么岳飞极有可能就是主谋,秦桧自然不关心张宪,他的真正目的是岳飞,这件事给岳飞带来了灭顶之灾,岳飞本人以及岳云、张宪被冤枉错杀,王俊借此获得一场滔天富贵,踩着岳飞的尸体往上爬,被升为观察使。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王俊陷害死岳飞之后,官职节节攀升,活得无比滋润,而岳家军就惨了,失去了主心骨岳飞,加上朝廷轻视武将,岳家军注定走不长久。岳飞死后不久,十万岳家军便被打乱,与岳飞走近的人,基本上被安了罪名流放,有的人直接遣散回乡,还有的去了其他军队。
岳飞与岳家军的下场,无不让人所惋惜,他们忠心为国,却得到了这么个下场,王俊一个卖主求荣的小人,居然能安然活下来,不由得使人深思。除了王俊以外,王贵也是害死岳飞的人之一,不过王贵与王俊不同,在陷害岳飞这件事上,王俊是抱着主动态度,王贵则是被动陷害,秦桧在收集岳飞等人的罪名时,王贵被张俊所威胁,让他往岳飞身上安莫须有的罪名,王贵内心虽不愿,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于是被迫答应,与秦桧等人一起诬陷岳飞。王贵比王俊好的一点,是他还有一些良心,岳飞被害死以后,王贵内心多少有些歉意,加上自己的处境日益艰难起来,于是借着生病的由头,向朝廷递交辞呈,王贵最终病死。
当然了,王贵的死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收益,在他死后,朝廷将他追封为宁国军节度使,至于他需不需要,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再往深处去想,估计王贵下了地府,也无颜去面对岳飞,岳飞把他当做亲兄弟一般对待,但在关键时刻,王贵居然倒戈秦桧阵营,虽说事出有因,可没有王贵在一旁火上浇油,也许岳飞不会死那么快,或者根本不用死。在三个人之中,傅选是与岳飞相处不多的一个,他的背叛原因也十分简单,岳飞对他有意见,傅选因此有气无处发泄,后来看到岳飞被诬陷,本着出一口恶气的心思,便参与其中,把岳飞出卖了。傅选可以说是真小人的代表,故而古人云,宁可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君子做事光明磊落,即使两人有什么过节,都是在明面上解决,但小人就不同了,小人喜欢在背后使阴谋诡计,让人防不胜防,就如同傅选一般,恐怕岳飞本人也不会想到,当初自己不喜欢的一个人,居然是造成自己死亡的凶手之一,所以说世事变化无常,就连岳飞也困顿其中,窥不见真相。
岳飞不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冤杀的武将,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关于岳飞的死亡原因,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人说他情商低不会做人,也有人说他高调不知收敛,但这些是造成岳飞的死亡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岳飞受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所影响,但却让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政治上格格不入,为南宋奉献出了生命。由此又产生一个问题,岳飞去世以后,宋高宗有没有过后悔呢?个人认为多少是有的,当年岳飞的罪名之中,就有一条说他私下骂皇帝没有什么德行,我们先不论它的真假,当时这句话传到宋高宗耳朵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彼时南宋岌岌可危,皇帝臣子们还在搞内斗,不知金人的铁蹄已经踏入大宋国土,导致后来国家处境越发的艰难,宋高宗退位时,曾向大臣们表示,说自己过于失德。所以宋高宗是知道岳飞是冤枉的,但他好面子不肯为其平反。杀死岳飞的人,从来都不是秦桧一人,他只不过是明面上的主谋,实际上真正杀死岳飞的,是南宋的皇帝,是追随他多年的部下们,这也正是人们最感慨的一点,岳飞为了南宋立下汗马功劳,本应该安享晚年,却被朝廷所不容,于是造成了这千古奇冤,至今被后人们所铭记,这恐怕连岳飞本人,也想不到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