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第十二册语文书所有文言文与古诗的意思与注解

需要帮助的课文有:1.卜算子咏梅10.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15.古诗两首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5.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郑人卖履以上序号代表课文序号。所需版本接近2006... 需要帮助的课文有:

1.卜算子 咏梅

10.古诗三首
长歌行
七步诗
出塞

15. 古诗两首
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古代寓言两则

矛与盾
郑人卖履

以上序号代表课文序号。

所需版本接近2006年哪的版本,或2006年版本。
课文具体内容请自行查找,我这里不便提供,不好意思。

有条件者可将其他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供给我,我将给予追加分,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anhhf
推荐于2016-11-09 · TA获得超过2.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64万
展开全部
1卜算子·咏梅

一、教材说明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生活在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代,面临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将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陆游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他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三、教学建议

1.预习中关于“词牌”的介绍,仅要求学生对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要求知之过深,也不必加以发挥,只要知道“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即可。教学可以由学生读读背背其他的词导入。

2.高年级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根据这一要求,可先让学生自读,做到能正确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课文读熟,大体了解词意。教师可启发学生讲一讲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指导可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示范指导——再练读——再试读。还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激昂欢快的乐曲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词的朗读与古诗略有不同,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接近现代汉语,便于朗读时情感的酝酿与抒发。

4.在读、悟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毛泽东笔下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文中附了陆游的词,可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两首词同样写梅,但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两首词各赋予梅花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5.“思考·练习”中第二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赞颂的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可在学生基本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讲讲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可参考“教材说明”和“参考资料”作一些指点。

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词句中“悬崖”“百丈冰”“花枝俏”展开想象,从而加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学生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画简笔画,教师对学生基本合理的想象要予以肯定。如有必要,教师可搜集一些著名画家为这首词所配的画,但不要以此为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选做题的主要目的是积累。一是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毛泽东诗词的兴趣,有条件的,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毛泽东诗词的图文音像资料,做好准备,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二是将陆游的咏梅词背诵下来。

6.对词语的理解,要放入这首词中,联系句子体会。以下解释仅供参考。

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四、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梅花中国的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毛泽东最喜爱梅花,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梅花地毯就是毛泽东所赠。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并手书过。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亦工词。曾任镇江、夔州通判等职。他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侵扰,因此受到投降派的压制。他一生勤于创作,留下诗词文章很多,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逸稿》《老学庵笔记》等。

10 古诗三首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背诵一些曾读过的古诗(包括课内外读的),或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教学本课前,可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读音,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诗歌大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指导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最后,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分几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即大体理解诗意,不是逐字逐句讲析)。比如,“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只有知道这句诗讲的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豆秸怎能如此急迫地去煎熬豆子呢”,才能体会到曹植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语句。《长歌行》、《七步诗》都是借物抒情的,对物的描写是为了引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要抓住表达主要意思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些重点诗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如《出塞》,可引导学生想象,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面对一轮明月,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第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入情入境地读。

4.“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出塞》。三首诗歌的内容、风格不同,朗读时感情处理也应不同。第一首前两句可以用欣喜感激的语气。“衰”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最后以叹惋、劝勉的口吻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首,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读起来应委婉又深沉,讽刺之中有提醒和规劝的口吻。第三首则读出悲壮慷慨的气势。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再让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还应注意标点符号。

“思考·练习”的第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些关键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大意。可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联系上下文思考加点词的意思,有的也可查查字典;然后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因为事实上,古诗的不少诗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本题所列的第一句,“布”,此处可解作“分散到各处”;全句可解作:温暖的春天把恩惠分给万物,使万物都有了光辉,充满生机。第二句,“然”,指燃烧,“泣”,指哭泣;全句可解作: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第三句,“关”,此处指边关,“还”,回家。全句可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卫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意思:自秦汉修筑边关防胡南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派遣到这里守卫边疆。

5.要注重课外拓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搜集与诗、诗人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七步诗》的传说,读其他边塞诗词、劝学诗,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四、参考资料

乐府汉代的诗歌体裁。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作品有《曹子建集》十卷,收诗八十余首,文赋四十余篇。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南京)人。一说太原人,又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考取进士,虽升至校书郎,但后来一再被贬,终竟被刺史闾丘晓忌才杀害。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情深意切,语言精练。作品有《王昌龄集》。

龙城飞将“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时属右北平郡。“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以后,称李广是汉朝的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15 古诗两首

一、教材说明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未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涕泪、巫峡、洛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示儿》。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陆游、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教学《示儿》,教师可从陆游临终遗愿导入课题,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这位爱国诗人遗嘱的感人之深。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在这个基础上来读课文,对杜甫的“喜欲狂”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3.教学这两首诗,还是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可让学生参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示儿》,可让学生先说说,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从“悲”字学生可能体会到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从后一句中可能体会到诗人对收复失地寄予的无限希望。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学生说一说,杜甫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看出杜甫的高兴。

4.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可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如果有可能,可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5.“思考·练习”第二题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并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以体现本组“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训练项目。

第一句,“但”,只;“悲”,悲伤;“九州同”,中国的统一。全句的意思是:我本来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不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第二句,“妻子”,夫人和孩子;“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全句的意思是: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至于“想到了什么”,可放手让学生讲自己的联想,切不可提供什么标准答案。

四、参考资料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胡应麟谓此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中国文坛上称为“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在创作方法和技巧方面,杜甫不愧为全能的诗歌艺术家,各种体裁都有佳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风格深沉,旋律悲壮,特别是在语言的提炼和运用上,堪称一代宗师,为我国的诗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用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25 古代寓言两则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6.课后选做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学习寓言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启发想开去,举出生活中遇到的这类现象,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只有能辨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7.本课生字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与学过的字比较,来识记字形,区别字义,练习书写,例如,矛—予、誉—誊、履—复。

四、参考资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匿名用户
2006-02-18
展开全部
卜算子·咏梅

一、教材说明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生活在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代,面临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将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陆游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他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三、教学建议

1.预习中关于“词牌”的介绍,仅要求学生对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要求知之过深,也不必加以发挥,只要知道“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即可。教学可以由学生读读背背其他的词导入。

2.高年级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根据这一要求,可先让学生自读,做到能正确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课文读熟,大体了解词意。教师可启发学生讲一讲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指导可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示范指导——再练读——再试读。还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激昂欢快的乐曲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词的朗读与古诗略有不同,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接近现代汉语,便于朗读时情感的酝酿与抒发。

4.在读、悟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毛泽东笔下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文中附了陆游的词,可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两首词同样写梅,但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两首词各赋予梅花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5.“思考·练习”中第二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赞颂的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可在学生基本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讲讲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可参考“教材说明”和“参考资料”作一些指点。

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词句中“悬崖”“百丈冰”“花枝俏”展开想象,从而加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学生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画简笔画,教师对学生基本合理的想象要予以肯定。如有必要,教师可搜集一些著名画家为这首词所配的画,但不要以此为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选做题的主要目的是积累。一是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毛泽东诗词的兴趣,有条件的,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毛泽东诗词的图文音像资料,做好准备,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二是将陆游的咏梅词背诵下来。

6.对词语的理解,要放入这首词中,联系句子体会。以下解释仅供参考。

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四、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梅花中国的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毛泽东最喜爱梅花,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梅花地毯就是毛泽东所赠。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并手书过。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亦工词。曾任镇江、夔州通判等职。他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侵扰,因此受到投降派的压制。他一生勤于创作,留下诗词文章很多,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逸稿》《老学庵笔记》等。

10 古诗三首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背诵一些曾读过的古诗(包括课内外读的),或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教学本课前,可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读音,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诗歌大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指导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最后,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分几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即大体理解诗意,不是逐字逐句讲析)。比如,“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只有知道这句诗讲的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豆秸怎能如此急迫地去煎熬豆子呢”,才能体会到曹植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语句。《长歌行》、《七步诗》都是借物抒情的,对物的描写是为了引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要抓住表达主要意思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些重点诗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如《出塞》,可引导学生想象,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面对一轮明月,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第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入情入境地读。

4.“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出塞》。三首诗歌的内容、风格不同,朗读时感情处理也应不同。第一首前两句可以用欣喜感激的语气。“衰”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最后以叹惋、劝勉的口吻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首,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读起来应委婉又深沉,讽刺之中有提醒和规劝的口吻。第三首则读出悲壮慷慨的气势。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再让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还应注意标点符号。

“思考·练习”的第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些关键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大意。可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联系上下文思考加点词的意思,有的也可查查字典;然后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因为事实上,古诗的不少诗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本题所列的第一句,“布”,此处可解作“分散到各处”;全句可解作:温暖的春天把恩惠分给万物,使万物都有了光辉,充满生机。第二句,“然”,指燃烧,“泣”,指哭泣;全句可解作: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第三句,“关”,此处指边关,“还”,回家。全句可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卫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意思:自秦汉修筑边关防胡南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派遣到这里守卫边疆。

5.要注重课外拓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搜集与诗、诗人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七步诗》的传说,读其他边塞诗词、劝学诗,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四、参考资料

乐府汉代的诗歌体裁。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作品有《曹子建集》十卷,收诗八十余首,文赋四十余篇。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南京)人。一说太原人,又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考取进士,虽升至校书郎,但后来一再被贬,终竟被刺史闾丘晓忌才杀害。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情深意切,语言精练。作品有《王昌龄集》。

龙城飞将“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时属右北平郡。“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以后,称李广是汉朝的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15 古诗两首

一、教材说明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未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涕泪、巫峡、洛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示儿》。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陆游、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教学《示儿》,教师可从陆游临终遗愿导入课题,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这位爱国诗人遗嘱的感人之深。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在这个基础上来读课文,对杜甫的“喜欲狂”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3.教学这两首诗,还是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可让学生参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示儿》,可让学生先说说,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从“悲”字学生可能体会到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从后一句中可能体会到诗人对收复失地寄予的无限希望。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学生说一说,杜甫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看出杜甫的高兴。

4.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可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如果有可能,可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5.“思考·练习”第二题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并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以体现本组“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训练项目。

第一句,“但”,只;“悲”,悲伤;“九州同”,中国的统一。全句的意思是:我本来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不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第二句,“妻子”,夫人和孩子;“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全句的意思是: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至于“想到了什么”,可放手让学生讲自己的联想,切不可提供什么标准答案。

四、参考资料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胡应麟谓此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中国文坛上称为“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在创作方法和技巧方面,杜甫不愧为全能的诗歌艺术家,各种体裁都有佳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风格深沉,旋律悲壮,特别是在语言的提炼和运用上,堪称一代宗师,为我国的诗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用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25 古代寓言两则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6.课后选做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学习寓言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启发想开去,举出生活中遇到的这类现象,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只有能辨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7.本课生字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与学过的字比较,来识记字形,区别字义,练习书写,例如,矛—予、誉—誊、履—复。

四、参考资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244c7d338
2006-02-15 · TA获得超过18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 “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 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 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 “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题目长歌行①
作者 此诗选自宋代郭茂情(qiàn)编的《乐府诗集》,是汉代民歌,不知作者是谁。
内容青青园中葵②,朝露待日晞③。
阳春布德泽④,万物生光辉⑤。
常恐秋节至⑥,焜黄华叶衰⑦。
百川东到海⑧,何时复西归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⑩。
说明
这首诗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用江河不能回向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就不会回来,劝导人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千万不要虚度年华,浪费宝贵的时间,否则,到老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全诗语言流畅,浅显易懂,运用常见的事物作比喻,很有说服力。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①、长歌行:古代一种歌曲名。行,是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②、葵(kuí):这里代指一般的花草树木。
③、朝露:早晨的露水。晞(xī):干。这两句说,园中的花草长得绿油油的,它们上面的露水要等太阳出来才能晒干。意思是说,花草树木在阳光朝露下才能生长。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于。德泽(zé):恩惠,指春天的阳光雨露。
⑤、这两句说:春天使万物生机勃勃,焕(huàn)发出生命的光彩。
⑥、常恐:经常担心。秋节:秋天季节。
⑦、焜(kūn)黄:颜色枯黄衰老的样子。华:同“花”。这两句说:花草在旺盛时也经常担心秋天到来,会使自己花枯叶黄而衰落下去。
⑧、百川:形容很多条江河。
⑨、其西归:又向西流。这两句说:许多江河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它们才能向西流呢?
⑩、少壮:年轻力壮。徒:自白地,空的。这两句说:人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学习,让时间白白地过去,等到老了再懊悔(ào huǐ)、悲伤也是徒劳的。

10 古诗三首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背诵一些曾读过的古诗(包括课内外读的),或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教学本课前,可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读音,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诗歌大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指导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最后,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分几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即大体理解诗意,不是逐字逐句讲析)。比如,“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只有知道这句诗讲的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豆秸怎能如此急迫地去煎熬豆子呢”,才能体会到曹植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语句。《长歌行》、《七步诗》都是借物抒情的,对物的描写是为了引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要抓住表达主要意思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些重点诗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如《出塞》,可引导学生想象,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面对一轮明月,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第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入情入境地读。

4.“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出塞》。三首诗歌的内容、风格不同,朗读时感情处理也应不同。第一首前两句可以用欣喜感激的语气。“衰”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最后以叹惋、劝勉的口吻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首,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读起来应委婉又深沉,讽刺之中有提醒和规劝的口吻。第三首则读出悲壮慷慨的气势。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再让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还应注意标点符号。

“思考·练习”的第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些关键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大意。可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联系上下文思考加点词的意思,有的也可查查字典;然后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因为事实上,古诗的不少诗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本题所列的第一句,“布”,此处可解作“分散到各处”;全句可解作:温暖的春天把恩惠分给万物,使万物都有了光辉,充满生机。第二句,“然”,指燃烧,“泣”,指哭泣;全句可解作: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第三句,“关”,此处指边关,“还”,回家。全句可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卫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意思:自秦汉修筑边关防胡南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派遣到这里守卫边疆。

5.要注重课外拓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搜集与诗、诗人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七步诗》的传说,读其他边塞诗词、劝学诗,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四、参考资料

乐府汉代的诗歌体裁。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作品有《曹子建集》十卷,收诗八十余首,文赋四十余篇。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南京)人。一说太原人,又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考取进士,虽升至校书郎,但后来一再被贬,终竟被刺史闾丘晓忌才杀害。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情深意切,语言精练。作品有《王昌龄集》。

龙城飞将“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时属右北平郡。“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以后,称李广是汉朝的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15 古诗两首

一、教材说明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未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涕泪、巫峡、洛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示儿》。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陆游、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教学《示儿》,教师可从陆游临终遗愿导入课题,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这位爱国诗人遗嘱的感人之深。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在这个基础上来读课文,对杜甫的“喜欲狂”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3.教学这两首诗,还是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可让学生参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示儿》,可让学生先说说,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从“悲”字学生可能体会到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从后一句中可能体会到诗人对收复失地寄予的无限希望。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学生说一说,杜甫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看出杜甫的高兴。

4.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可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如果有可能,可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5.“思考·练习”第二题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并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以体现本组“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训练项目。

第一句,“但”,只;“悲”,悲伤;“九州同”,中国的统一。全句的意思是:我本来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不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第二句,“妻子”,夫人和孩子;“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全句的意思是: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至于“想到了什么”,可放手让学生讲自己的联想,切不可提供什么标准答案。

四、参考资料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胡应麟谓此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中国文坛上称为“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在创作方法和技巧方面,杜甫不愧为全能的诗歌艺术家,各种体裁都有佳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风格深沉,旋律悲壮,特别是在语言的提炼和运用上,堪称一代宗师,为我国的诗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用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25 古代寓言两则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轻盈又勤苦的彩旗4094
2006-02-17 · TA获得超过75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8万
展开全部
1卜算子·咏梅

一、教材说明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生活在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代,面临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将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陆游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他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三、教学建议

1.预习中关于“词牌”的介绍,仅要求学生对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要求知之过深,也不必加以发挥,只要知道“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即可。教学可以由学生读读背背其他的词导入。

2.高年级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根据这一要求,可先让学生自读,做到能正确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课文读熟,大体了解词意。教师可启发学生讲一讲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指导可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示范指导——再练读——再试读。还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激昂欢快的乐曲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词的朗读与古诗略有不同,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接近现代汉语,便于朗读时情感的酝酿与抒发。

4.在读、悟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毛泽东笔下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文中附了陆游的词,可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两首词同样写梅,但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两首词各赋予梅花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5.“思考·练习”中第二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赞颂的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可在学生基本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讲讲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可参考“教材说明”和“参考资料”作一些指点。

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词句中“悬崖”“百丈冰”“花枝俏”展开想象,从而加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学生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画简笔画,教师对学生基本合理的想象要予以肯定。如有必要,教师可搜集一些著名画家为这首词所配的画,但不要以此为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选做题的主要目的是积累。一是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毛泽东诗词的兴趣,有条件的,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毛泽东诗词的图文音像资料,做好准备,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二是将陆游的咏梅词背诵下来。

6.对词语的理解,要放入这首词中,联系句子体会。以下解释仅供参考。

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四、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梅花中国的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毛泽东最喜爱梅花,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梅花地毯就是毛泽东所赠。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并手书过。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亦工词。曾任镇江、夔州通判等职。他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侵扰,因此受到投降派的压制。他一生勤于创作,留下诗词文章很多,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逸稿》《老学庵笔记》等。

10 古诗三首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背诵一些曾读过的古诗(包括课内外读的),或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教学本课前,可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读音,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诗歌大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指导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最后,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分几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即大体理解诗意,不是逐字逐句讲析)。比如,“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只有知道这句诗讲的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豆秸怎能如此急迫地去煎熬豆子呢”,才能体会到曹植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语句。《长歌行》、《七步诗》都是借物抒情的,对物的描写是为了引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要抓住表达主要意思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些重点诗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如《出塞》,可引导学生想象,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面对一轮明月,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第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入情入境地读。

4.“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出塞》。三首诗歌的内容、风格不同,朗读时感情处理也应不同。第一首前两句可以用欣喜感激的语气。“衰”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最后以叹惋、劝勉的口吻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首,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读起来应委婉又深沉,讽刺之中有提醒和规劝的口吻。第三首则读出悲壮慷慨的气势。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再让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还应注意标点符号。

“思考·练习”的第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些关键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大意。可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联系上下文思考加点词的意思,有的也可查查字典;然后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因为事实上,古诗的不少诗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本题所列的第一句,“布”,此处可解作“分散到各处”;全句可解作:温暖的春天把恩惠分给万物,使万物都有了光辉,充满生机。第二句,“然”,指燃烧,“泣”,指哭泣;全句可解作: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第三句,“关”,此处指边关,“还”,回家。全句可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卫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意思:自秦汉修筑边关防胡南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派遣到这里守卫边疆。

5.要注重课外拓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搜集与诗、诗人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七步诗》的传说,读其他边塞诗词、劝学诗,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四、参考资料

乐府汉代的诗歌体裁。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作品有《曹子建集》十卷,收诗八十余首,文赋四十余篇。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南京)人。一说太原人,又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考取进士,虽升至校书郎,但后来一再被贬,终竟被刺史闾丘晓忌才杀害。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情深意切,语言精练。作品有《王昌龄集》。

龙城飞将“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时属右北平郡。“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以后,称李广是汉朝的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15 古诗两首

一、教材说明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未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涕泪、巫峡、洛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示儿》。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陆游、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教学《示儿》,教师可从陆游临终遗愿导入课题,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这位爱国诗人遗嘱的感人之深。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在这个基础上来读课文,对杜甫的“喜欲狂”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3.教学这两首诗,还是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可让学生参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示儿》,可让学生先说说,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从“悲”字学生可能体会到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从后一句中可能体会到诗人对收复失地寄予的无限希望。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学生说一说,杜甫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看出杜甫的高兴。

4.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可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如果有可能,可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5.“思考·练习”第二题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并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以体现本组“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训练项目。

第一句,“但”,只;“悲”,悲伤;“九州同”,中国的统一。全句的意思是:我本来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不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第二句,“妻子”,夫人和孩子;“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全句的意思是: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至于“想到了什么”,可放手让学生讲自己的联想,切不可提供什么标准答案。

四、参考资料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胡应麟谓此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中国文坛上称为“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在创作方法和技巧方面,杜甫不愧为全能的诗歌艺术家,各种体裁都有佳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风格深沉,旋律悲壮,特别是在语言的提炼和运用上,堪称一代宗师,为我国的诗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用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25 古代寓言两则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6.课后选做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学习寓言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启发想开去,举出生活中遇到的这类现象,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只有能辨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7.本课生字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与学过的字比较,来识记字形,区别字义,练习书写,例如,矛—予、誉—誊、履—复。

四、参考资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6-02-17
展开全部
1卜算子·咏梅

一、教材说明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生活在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代,面临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将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陆游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他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三、教学建议

1.预习中关于“词牌”的介绍,仅要求学生对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要求知之过深,也不必加以发挥,只要知道“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即可。教学可以由学生读读背背其他的词导入。

2.高年级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根据这一要求,可先让学生自读,做到能正确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课文读熟,大体了解词意。教师可启发学生讲一讲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指导可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示范指导——再练读——再试读。还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激昂欢快的乐曲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词的朗读与古诗略有不同,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接近现代汉语,便于朗读时情感的酝酿与抒发。

4.在读、悟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毛泽东笔下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文中附了陆游的词,可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两首词同样写梅,但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两首词各赋予梅花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5.“思考·练习”中第二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赞颂的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可在学生基本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讲讲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可参考“教材说明”和“参考资料”作一些指点。

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词句中“悬崖”“百丈冰”“花枝俏”展开想象,从而加深对梅花品格的理解。学生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画简笔画,教师对学生基本合理的想象要予以肯定。如有必要,教师可搜集一些著名画家为这首词所配的画,但不要以此为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选做题的主要目的是积累。一是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毛泽东诗词的兴趣,有条件的,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毛泽东诗词的图文音像资料,做好准备,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二是将陆游的咏梅词背诵下来。

6.对词语的理解,要放入这首词中,联系句子体会。以下解释仅供参考。

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四、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梅花中国的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毛泽东最喜爱梅花,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梅花地毯就是毛泽东所赠。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并手书过。这种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结”,铭刻着一代伟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亦工词。曾任镇江、夔州通判等职。他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侵扰,因此受到投降派的压制。他一生勤于创作,留下诗词文章很多,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逸稿》《老学庵笔记》等。

10 古诗三首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建议

1.学习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举行小小赛诗会,背诵一些曾读过的古诗(包括课内外读的),或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教学本课前,可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读音,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对诗歌大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指导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最后,组织学生背诵、默写。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分几步进行。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即大体理解诗意,不是逐字逐句讲析)。比如,“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学生只有知道这句诗讲的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豆秸怎能如此急迫地去煎熬豆子呢”,才能体会到曹植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语句。《长歌行》、《七步诗》都是借物抒情的,对物的描写是为了引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要抓住表达主要意思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些重点诗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如《出塞》,可引导学生想象,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面对一轮明月,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第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入情入境地读。

4.“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出塞》。三首诗歌的内容、风格不同,朗读时感情处理也应不同。第一首前两句可以用欣喜感激的语气。“衰”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最后以叹惋、劝勉的口吻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首,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读起来应委婉又深沉,讽刺之中有提醒和规劝的口吻。第三首则读出悲壮慷慨的气势。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再让学生练习背诵。默写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还应注意标点符号。

“思考·练习”的第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些关键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诗句的大意。可先让学生反复读一读诗句,联系上下文思考加点词的意思,有的也可查查字典;然后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统一的答案。因为事实上,古诗的不少诗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的。

本题所列的第一句,“布”,此处可解作“分散到各处”;全句可解作:温暖的春天把恩惠分给万物,使万物都有了光辉,充满生机。第二句,“然”,指燃烧,“泣”,指哭泣;全句可解作: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第三句,“关”,此处指边关,“还”,回家。全句可解作: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卫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意思:自秦汉修筑边关防胡南下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派遣到这里守卫边疆。

5.要注重课外拓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搜集与诗、诗人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七步诗》的传说,读其他边塞诗词、劝学诗,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四、参考资料

乐府汉代的诗歌体裁。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作品有《曹子建集》十卷,收诗八十余首,文赋四十余篇。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南京)人。一说太原人,又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考取进士,虽升至校书郎,但后来一再被贬,终竟被刺史闾丘晓忌才杀害。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情深意切,语言精练。作品有《王昌龄集》。

龙城飞将“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时属右北平郡。“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以后,称李广是汉朝的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15 古诗两首

一、教材说明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未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涕泪、巫峡、洛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示儿》。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陆游、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教学《示儿》,教师可从陆游临终遗愿导入课题,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这位爱国诗人遗嘱的感人之深。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在这个基础上来读课文,对杜甫的“喜欲狂”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3.教学这两首诗,还是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可让学生参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示儿》,可让学生先说说,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从“悲”字学生可能体会到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从后一句中可能体会到诗人对收复失地寄予的无限希望。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学生说一说,杜甫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看出杜甫的高兴。

4.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可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如果有可能,可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5.“思考·练习”第二题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并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以体现本组“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训练项目。

第一句,“但”,只;“悲”,悲伤;“九州同”,中国的统一。全句的意思是:我本来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不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第二句,“妻子”,夫人和孩子;“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全句的意思是: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至于“想到了什么”,可放手让学生讲自己的联想,切不可提供什么标准答案。

四、参考资料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胡应麟谓此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中国文坛上称为“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在创作方法和技巧方面,杜甫不愧为全能的诗歌艺术家,各种体裁都有佳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风格深沉,旋律悲壮,特别是在语言的提炼和运用上,堪称一代宗师,为我国的诗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用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朝才打败叛军。

25 古代寓言两则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6.课后选做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学习寓言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启发想开去,举出生活中遇到的这类现象,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只有能辨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7.本课生字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与学过的字比较,来识记字形,区别字义,练习书写,例如,矛—予、誉—誊、履—复。

四、参考资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