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粘杆处是不是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呢?
雍正的粘杆处,其实早在他做皇子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那个时候雍正忙着在家读书,大热天的,家里的院子里到处都是知了在叫。
为了让自己清净一点,雍正便让粘杆处的人把树上的知了给粘下来,这就是粘杆处的由来。粘下来的知了,北方人都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油炸起来香喷喷。
等到雍正继位成为了皇帝以后,这个机构就有了他们特殊的含义。那么有人问了,粘杆处的人只有夏天干活,春秋冬在干嘛?难道雍王府会养闲人吗?当然不会。
粘杆处的人,最基础的工作是粘知了,其实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工作,那就是帮助雍王爷打探消息,相当于是雍正的特务机关。
雍正继位称帝以后,粘杆处正式成为了清朝的特务机关,专门负责帮助雍正搜集各种情报,因此又被称之为血滴子。
粘杆处和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还是有区别的。
粘杆处的人其实显得更加神秘,我们从来不知道粘杆处哪位领导在历史上多么有名气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必须要处于保密状态。
明朝的锦衣卫就不同了,他们是朝廷正儿八经的组织,也就是说是有官方编制的。他们做事也明目张胆,因此让人闻风丧胆。东西厂与锦衣卫一样都是正规有编制的组织,与粘杆处是有区别的。
东厂有王振、冯保、刘瑾包括魏忠贤,西厂有汪直和谷大用,锦衣卫有纪纲、沈炼等人,这些人都是叫的出名字的著名历史人物,可见这些机构都是合理合法的。
可是粘杆处的成员,有哪一位是真正在历史上留名的吗?根本就没有。因为雍正皇帝想要做到正大光明,但是又不想什么消息都不知道,为此粘杆处就显得十分神秘了。
粘杆处没有执法权,锦衣卫有执法权。
锦衣卫是一个内容比较丰富的组织,这里面分为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的权力相当大,他们有自己的监狱,可以对官员严刑拷打,不需要经过任何法律程序。
至于南镇抚司,表面上相当于锦衣卫的纪律部门,但是实际上权力完全跟北镇抚司相提并论,北镇抚司不光可以采集情报,而且可以直接执法。
这么一来粘杆处的权力就相当有限了,因为粘杆处的人,只负责搜集情报,以最短的时间将最准确的情报报告给雍正。
至于执法权他们是没有的,他们对外也不敢说自己是皇帝的特使,毕竟雍正是要脸面的,在大面上他希望正大光明地处理事务。
所有情报都告诉了雍正以后,该怎么处理,那就是雍正自己的事情了。那么有人敢得罪粘杆处的人吗?当然没人敢。
他们虽然没有执法权,但是可以捏造罪名,这一点和锦衣卫就十分相似了。只要看你不爽,那就给你安插一个罪名,反正皇帝更相信他们的话。
粘杆处的成员和锦衣卫也不一样。
粘杆处的成员基本都是雍正在潜邸时期的包衣奴才,他们没有资格做官,无论文武都找不到什么出路。
不过他们常年服侍雍正皇帝,因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人虽然没什么用处,但是雍正却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特点。
因此雍正将他们编入粘杆处了,粘杆处的老大叫粘杆侍卫,这玩意儿一听就知道没什么品级,一般都是大特务来担任。
一般的成员则被称为粘杆拜唐,他们都是雍正过去的奴才,因为长期跟在雍正身边,就算地位不高,也没人敢招惹他们。
而锦衣卫则不同了,锦衣卫的选拔非常严格,全部都是由武功一流的高手组成,可以说得上是百里挑一了。
他们是明朝真正的人才,可惜用的地方不对。但是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批评历史上的现象。
粘杆处怎么工作呢?
粘杆处从编制上来说,隶属于内务府系统,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内务府领工资的。内务府就是皇帝的私人钱袋子,他们是给皇帝私人打工的。
但是很奇怪的是,粘杆处的总部却不在内务府,而在雍亲王府。就算后来雍正将雍王府改成了现在的雍和宫,粘杆处依旧还是在那边工作。
除了雍和宫外,粘杆处在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还有一个分部,在这里粘杆处安排了四名粘杆卫士和四名粘杆拜唐在这里值班,24小时不离人,应该是两班倒或者三班倒。
=
雍正将任务送到这里,这里的值班人员立刻将任务送到雍和宫。雍和宫总部人员根据任务的情况派遣相应的人去办事。办完事以后,回报雍正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再通过堆秀山御景亭这边的卫士去报告雍正,第二个办法就是雍和宫的特务直接呈报雍正。据说雍和宫底下有密道,是可以直接通往皇宫的。
总结:粘杆处毕竟不光彩。
乾隆皇帝是用粘杆处最称心如意的一个皇帝,雍正把这么个宝贝机构传给了乾隆,乾隆便利用这一机构开始操控天下官员。
所以说乾隆能够安安稳稳坐60年皇帝,这是有道理的,毕竟天下各个角落的官员,他都能够了解得一清二楚。
嘉庆在乾隆死后,处死了和珅,顺带着就把粘杆处给废掉了。虽然这不利于皇权的统治,却让天下百官们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