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 我来答
xsq123456zjxy
2020-10-10 · TA获得超过4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4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2万
展开全部
在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等人文精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谓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华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风霜而不败,其根本原因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文化积淀。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中逐步形成,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力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探索;仁者爱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产生于中华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人类共同遵循的生存智慧,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发展历史充分证明,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华文化演变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精神支撑。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中国共产党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实现了与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深度结合。正是在不断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飞跃,指导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文化精髓,才使得马克思主义有了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文化沃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

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不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几千年文明发展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是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实现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它。认识它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文化精髓,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回应时代需求和解决现实问题。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融入当今时代、服务当代社会。
--
2022-07-27 广告
深圳华景乐游,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是企业的智慧大脑,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GIS地理信息等技术,实现对智慧景区“人、财、物”的可视化集中管控,所有旅游资源、服务设施、数据、事件等内容以GIS地图与大数据可视化方式进行管理与分析...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提供
帐号已注销

2020-10-10 · TA获得超过293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710万
展开全部
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沉淀凝结为中华传统价值观,我们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地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家国、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承创新,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借鉴。在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兼收并蓄中促进人类文明多元共存和创新性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静静爱图图

2020-10-10 · TA获得超过481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395万
展开全部
当今社会中,“MM”、“GG”、“886”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词语横行,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语言特色:语言滥用。①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即时性,它首先最讲求的是效率,这满足了当下社会受众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量的网络词语已经不单纯运用于受众的网络交流中,它们也运用到了受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些词语的使用使得不懂网络的人陷入困惑,受众之间容易产生交流障碍。同时,一些低趣味的词语或者传统诗词的改编降低了中国传统的语言魅力,使语言的美感荡然无存,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二)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产生剧烈冲击

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让世界渐渐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因此发展本土的传统文化,中国色彩才能在世界上立足。然而,由于互联网的过度开发,外来文化借助新媒体也会输入到本国。不同文化在相会碰撞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融合与摩擦,从而导致本土文化的大量流失。

近几年,中国的新媒体行业发展迅猛,互联网也已步入世界前列,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滞后于新兴文化的发展速度。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可以在世界产生一股最剧浪潮,各国电影也以能够冠上好莱坞的称号而觉得无限光荣。外国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大批的中国受众,对中国的本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三)新媒体内容的过度娱乐化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传承性不相兼容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由中心到边缘进行传播的精英式传播体系,而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方式是受众与传者的互动传播,大众既可以是传者,也可以是受众,这样就更加强化了不明身份个体对于文化构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受众对于媒体所传播内容需求就更倾向于娱乐化。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是“快餐文化”,受众在精神压力与时间压力的双重压迫下去接收新时代的文化,因此能够快速消化的文化才是受众首选接受的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内容也就应运而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