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思想的内在矛盾

 我来答
爱静静爱图图

2020-10-19 · TA获得超过481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426万
展开全部
胡适到底干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早年赞美二十一条,后参加低调俱乐部,鼓吹承认满洲国,因与美国关系密切,蒋派他去美国做大使,总算是脱离了汪精卫一伙,他在美国为抗战作出了一些贡献,但能力不行,政治经济军事一窍不通,而且此人专好虚名,最喜欢夸夸其谈,据当时在他身边的唐德刚回忆,胡任大使期间热衷于在美四处宣讲自由民主,把重要的工作都放到其次了。正事干得不怎么样,倒接受了二十多个名誉博士的头衔,为他的名流身份又增添了砝码,蒋介石只好又派宋子文去美国和美方交涉,结果两人爆发了冲突,按现在文人的说法,是宋子文仗势欺人,实际情况是胡适不仅能力不行,在外交上还总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为美国人考虑,根本就不称职。去职之后他就千方百计地赖在美国当寓公享清福,理由是他要在美国研究中国文化,在美国图书馆里看水经注。令人敬佩啊!

你可以说郭沫若无耻,但他并不虚伪,为了理想他不惜牺牲生命。现在胡适这种伪君子最受欢迎,一会民主,一会自由,实际上就是为了他自己,郭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与千百万民众共命运,胡又在干什么?郭在抗战后因反内战与国民党爆发冲突,被特务殴打,生命受到威胁,但始终坚持,胡博士则在全国一致反战的呼吁中鼓吹内战。郭在文革中被人视作无耻之徒,但他也是受害者,为了自保说一些违心的话纵使小节有亏也无关大节,那些真正无耻的文人现在倒都得名得利,为什么如今的自由派文人单单把郭拿出来狠批,因为郭和共产党关系最密切,死得又早,生前也不搞学阀那一套,没那么多徒子徒孙为其壮声势。现在的文化界谁敢揭胡适的短?到处都是歌功颂德。花花轿子人抬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鲁迅这种又臭又硬的石头必须铲除,郭沫若更是要批倒批臭,这样文人士大夫的春天才能再一次降临。

++++++++++++++++++++++

胡适之这个人表面上以新文化运动领袖和自由派文人的面目示人,但骨子里就是个贪名好利的封建士大夫,大清朝都亡了十多年,他见了宣统还要下跪,自称为“臣”,袁世凯当政时为袁歌功颂德,高度评价卖国二十一条,将参加反帝运动的爱国学生称作“爱国癫“ ,等到袁世凯完蛋了他又说:袁世凯者,必中国民族主义之毒之愚人也。当陈炯明发动兵变攻击孙中山时 ,胡适写道:“孙文与陈炯明的冲突是一种主张上的冲突。陈氏主张广东自治,……孙氏主张用广东作根据(地),做到统一的中华民国。……不惜倒行逆施以求达到他的目的……远处失了全国的人心,近处失了广东的人心”,等到光头得势,丫又与时俱进了,嘴上的民主自由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支持国民党军警特务屠杀残害学生的自由。北大有个学生为了反对学校乱收费组织罢课,后被开除,该学生去找胡适,胡当面称其”活该“。

  胡这种人嘴上虽然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个西方文化的搬运工、传声筒,把外国的东西拿过来唱唱高调,打扮打扮自己,目的只是为了搏名声捞好处,骨子里就是个不折不扣地封建士大夫,不过这人有一个优点,虽然功名心极重,但他相当有自知之明,清楚当官对他来说并不一定划算,因为他在政坛上既无实力也无能力,受著名学者身份所限,直接充当官僚也并不能随心所欲,所以他从事社会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想造成在野名流的地位,周旋于各国公使、买办、国内政客和军阀官僚之间,拉拢各种关系使自己名利双收,比如抓庚款,抓学会,四处演讲,密切联系英美,以所谓民间视野、客观角度为各方势力助阵,既得名又得利,何乐而不为啊?

  中国有一句俗话,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到了民国年间,天下大乱,皇帝没了,但对文人来说买家却更多了,群雄并起,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洋人买办势力横行,谁都需要文人的帮衬和粉饰,所以文人地位超然,进退余地颇大,不必非要宣誓效忠三拜九叩,大可以名士身份不露痕迹的从旁助阵,今天唱唱高调,明天兜售一下民主自由的膏药,后天形而上的批评一下政府,真出了事和和稀泥,等到自身利益受损直接撕掉脸皮赤膊上阵,一会儿自由,一回儿良心,实际上只是为了票子和女人(顺便说一下,胡适虽然一贯以好好先生的面目示人,但却是个嫖娼老手)。我在窗下板块转过一篇关于沈崇案的详细经过,看看胡在其中都做了些什么,起了什么作用,打着人权的幌子,维护的是施暴者的人权,践踏和蔑视的是普通百姓的人权,好一个民主自由人士!丫就是一混蛋!
冬夏328
2020-10-19 · TA获得超过4.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535万
展开全部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大潮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学术界对他的评价一直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这是因为,在近现代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中,他的身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痕。新与旧、中与西两套截然不同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同时并存一体,使得他一生的思想充满着矛盾,尤为突出地体现在:他极力推崇西方文化,以鼓吹全盘西化著称,但一生最大的学术成就却在整理国故;他是民主政治最执着的支持与倡导者,却始终无法摆脱“精英意识”的束缚;作为学者的他希望学术与政治两分,但对于实际的政治却有着“不感兴趣的兴趣”。通过对他思想的研探,我认为,个人角色意识的冲突、社会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胡适所处时代的特殊背景都是造成他思想中存在诸多矛盾现象的缘由。通过对这几个因素的分析,我期望能从稍与前人不同的角度走近胡适,并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解读这位“文化巨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步余年

2020-10-1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万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872万
展开全部
我觉得应该是那个时代所有的文人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相互挣扎,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事实上,一方面由于小的时候受到过中国的传统儒家教育,所以是有传统思想,另一方面的话,有吸收过一些外来的思想,所以说他们的思想是矛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