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扩展资料:
著作介绍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
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战国的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贤者,既贤人。
在《孟子·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孟子论述贤者之所以为人所敬仰: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释义: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这段话表明了孟子认为贤者之所以受人敬仰,就是因为贤者将道义公理摆在最高的位置,甚至重于生命。
扩展资料:
1、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孟子的仁政方案有特定内涵,就是关心人民疾苦,解决民生问题。孟子认为,这是政治的第一要务。
孟子发现,伟大而又简单的政治学原理就是解决民生问题,施行仁政。孟子的浩然之气、舍我其谁的精神气概,都来源于他的这个伟大发现。孟子认为,政治就是赢得人心。他觉得这个太重要,但又很简单。他相信统治者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领会这个原理,一定愿意去做。
2、孟子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性善论不只是单纯的人性论,还是为政者的政治责任。孟子认为,人都有同情心,激发同情心的最直接因素就是看到一种值得激发同情心的现象。
孟子讲仁义礼智,其起点就是仁,恻隐之心,用到政治上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说,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同情心。人都有同情心,将心比心,看见不善的行为心会痛,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我所欲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舍生取义 (汉语成语)
中学九年级试题。
真诚回答,敬请尽快采纳。
中学九年级试题。
真诚回答,敬请尽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