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之贵选矣”,戚继光是如何选兵的?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统帅,最早认识工人、农民的力量,政治素质好的士兵是取胜法宝。他就是一代名将戚继光,戚继光认为,士兵政治素质如何,是一支军队有无战斗力和良好纪律性的重要因素。他在《纪效新书·束伍篇》里,开宗明义地说:“兵之贵选矣”。
选乓不仅要讲求身体条件,更要看这些人经过训练后能否成为政治上可靠、品德上受人尊重、作战勇敢的军官和士兵。他指出,选兵的要求,在一个王朝开创时期与其统治趋于稳定的时期相比,是有差别的。在推翻旧王朝的战争中,只要愿意参军,就一律招收,在王朝建立以后,选兵贵在“精”。“精”的标志,首先就是要注重政治素质好。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戚继光说第一,切忌不可用面目光白形动伶便的城市油滑之人,也不可选神色不定、见官府藐然无忌的奸巧之人。只可选用乡野老实、有土作之色的矿工和农民,以及惯战之人。在这里,戚继光以卓越的认识,看到了工人、农民的力量,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戚继光接着说:在工人和农民中间选兵,也要防止“或专取于丰伟,或专取于武艺,或专取于力大,或专取于伶战“以全胜为功”。若与友军协同作战,他也事先盟定“以冲锋荡定为功,不尚首级”。他在福建总兵任上,主客军诸营多不睦,为了保证获全胜之效,他曾与诸部献血盟誓:“凡不同心戮力,恃势争级取财与观望妒忌者”,军法从事,因而累破强敌。士兵懂得了卫国保民的道理,又有严明的纪律约束,所以,“戚家军”在当时的军队中,是军政、军民关系处理得最好的。
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光芒一直影响到现在,我们的人民军队不就是以这些精神为骨架,懂得如何处理军民关系,懂得当兵打仗为什么,才会屡战屡胜,立于不败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