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民主理念,是共识大于分歧还是分歧大于共识?
儒家思想相比民主理念对中国人影响更为深远我觉得是分歧大于共识,儒家思想毕竟存在了几千年,对于中国人影响根深蒂固,相比民主理念的存在更久,两者分歧还是很大
儒家思想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了,它影响了无数代中国人,上至皇帝君主下至黎明百姓。虽然他也讲民本,都都是服从于统治者的政权,可以说就是现在儒家思想也多多少少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而新文化运动后从西方引进的民主理念,思想有了一定的解放,但当它和儒家思想撞击,对中国人的影响还是少于儒家思想。比如儒家思想讲究克己复礼、动心忍性。而民主理念告诉你要自由、解放天性。所以两者可以有共识,但共识是不会大于分歧。
从历史角度看出分歧几年前中国有个比较深刻又动荡的纪录片,叫《幼童》,将的是清末时期政府组织了一批幼童去美国读书学习,又因为朝廷的缘故将这些学业未满的幼童召回,而这些回到中国的幼童此时已经和美国人无异,穿西装,说英文,也没有辫子,思想都是民主新潮的,而大家都觉得他们是怪物,要他们穿大褂、带假辫、给大臣下跪请安磕头,学习中国的礼仪规矩。当然后来这些幼童长大后都在各个领域成为国之栋梁了,其中包括詹天佑、唐绍仪等,但他们都摆脱不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新旧思潮交替融汇,在十字路口上还是儒家思想陪他们走完一生。
两者对立又统一儒家思想跟民主理念既对立又统一。虽有分歧但也有共识,在分歧大于共识下,两者又相互统一,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
儒家思想与民主理念,是共识大于分歧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学习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是近代才被外国的坚船利炮和洋枪给打开了国门的,因为武器落后,形成了不对称对抗,结果是英法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北京。从此中国被欧美和周边的日本等国凌辱,到了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发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的强烈呼喊!
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自然也反思为什么近代中国会遭此劫难?有学者对于几千年来主导封建科举制度的儒家文化进行反思,认为其中有弊端而使得中国未能开出民主和科学。
第一,我们需要确信儒家文化自身要旨和被封建王朝使用作为管理工具的儒家文化是有区别的。
孔子的原旨是修己安人。这是一种很高的标准,要求执政者很高的素养,这也是孔子在当了大司寇后,鲁君接受齐国女色,孔子就很生气以致于出游列国的原因。只是,后来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成了士君子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的路径,最终从上到下已经背离了夫子初心,儒学成了口耳之学,而非身心之学。这也是阳明先生回顾历史,加上自身实践相结合得出的结论。
第二,我们看看孔子的教学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于德有民主的含义,就是做事要合乎道德,合乎道德则体恤民情,体训民情则自然为民着想,为民着想则亲民。
再看游于艺,小六艺原指礼乐射御书数,大六艺是指六经。但是也不能仅仅限于此,可以扩而充之。只是儒家强调先做人后做事。并没有禁止学生不去研究其他,夫子自己就说自己的使命是在教导学生如何为人,所以才会说在专业技能方面不如老农和花匠。但是学习了儒家文化,就可以掌握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方法。所以才有君子不器之论。所以如果把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都指向儒家思想,我认为有待商榷。
另外,自孔子开始,把社会人群划分为士农工商,孔子和其弟子定位是士,也就是读书人,他们自我实现的路径是教书育人,治国安邦。协助君主治国理政,让老百姓各司其职。而科学研究在儒家看来只是某一具体研究,可以算作一种艺,就是一种能力。就孔子教学纲领而言,大道不器,故能游于艺。就是说真正掌握儒家智慧的人,也一定具备搞科研的能力。
第三,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这是对孔子思想据于德的继承,同时与我们现在说的民主更加贴合。这个民本思想能在2400年前提出,已经是非常想先进的观念了。所以不能说儒家思想没有民主观念,只是说明当它被封建统治者当做工具使用后已经是被阉割过了。
第四,中国科技思想在春秋时代的墨子是代表,很多科技创新都是因为军事战争而有所发明。儒家思想更多是看到社会战乱,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如果结合历史来看,我国国泰民安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很多时候老百姓都是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所以儒家希望解决主要矛盾。强调从自身修养提升开始。只有有了底层设计的安全,才能进行其他事项,比如科学研究。从这个角度讲儒家的治国理念和墨家在科学研究是有先后顺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