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强弱的定义

 我来答
乾隆视界
2022-06-07 · 关注、参与、沟通、记录—乾隆科技官方账号
乾隆视界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股票由资金推动,成交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成交量也会体现在价格上。
所以量价关系,就是评价一个股票强弱最重要的参考。
量就是成交量,成交量需要和换手率一起看。
成交量大,换手率也大的,说明这个股票有资金关注,波动一般就会比较大,也可以说是股性活跃。
如果成交量和换手率太小,很少资金关注,基本就可以排除出强势的行列。
但光看量还不够,还要看趋势,一个上涨趋势的股票就是强势,下跌趋势或者是震荡的股票就是弱势。
按照均线划分,从长线的角度看,年线以上的股票可以认为是强势,年线以下的股票可以认为是弱势。
从中期角度就可以参考六十日均线,六十日均线之上的股票就可以称为强势,六十日均线以下的股票可以称为弱势。
从短线角度可以参考五日线,五日线之上可以称为强势,五日线以下可以称为弱势。
按照MACD的划分方法,0轴以上称为强势区,0轴以下称为弱势区。
处于强势区的股票就是强势,处于弱势区的股票就是弱势。
但强势中也有弱势,弱势中也有强势。
例如MACD在强势区的时候也会出现死叉,也会出现调整,所以强势区的死叉区间就可以认为是强势中的弱势行情。
反之,弱势区也会有反弹行情,也就是弱势区金叉区间,可以称为弱势区中的强势。
同理,均线系统也可以分为强势中的弱势,和弱势中的强势。
迷途羔羊1991

2021-05-07 · TA获得超过4.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万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1255万
展开全部
在中国股市里,有人喜欢单纯的通过判断市场的强弱度来决定操作方向,从而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盈利模式。在笔者这么多年的股市经历中,确实发现不少人采用此模式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近两年笔者的一些经验也再次佐证了这一点,本文即主要谈一下判断市场强弱度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判断股票市场的强弱度呢?众所周知,在一个强势的牛市里比较容易赚钱,而在弱势的熊市里亏钱则是相对更容易发生。那么如果能简单的判断市场的牛熊,从而在牛市才操作在熊市一直空仓显然是不错的选择,实际上笔者了解到的确实也有不少不是很专业的投资者仅仅通过此方式就获得了不菲的利润。长期的牛熊分化判断如此,中期来说,则主要是判断市场的强弱度。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判断中期的市场强弱度可以更有效的指导操作。
弄清了判断市场的强弱度的理由之后,我们就可以严格按此操作了。我们不妨将市场分为“强、中、弱”三种状态,或者是“超强、强、中、弱、超弱”五种状态。对应的操作也就是买入、持有、观望、卖出等策略。需要说明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最大的根本是你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会失效。也正如很多投资者最终大幅亏损一样,他们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判断出市场走弱了,而是出于侥幸或其他心理等而舍不得卖出而已。
那么究竟如何判断市场的强弱度呢?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往往需要结合起来使用。长期的强弱度判断最简单,就如市场是处于熊市还是牛市中大多数时候是大众所公认的。短期的强弱度判断则有效性较差,甚至会助长投机心理导致追涨杀跌造成亏损,因此也是不建议的。这里建议的多是指中期的强弱度,也就是常说的“阶段性”“大波段”云云。
常见的强势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中的部分:1、市场每天涨停个股较多,热点板块明显且具有持续性,板块之间呈现出有效的良性轮动。2、蓝筹股和小盘股、各板块之间没有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但也不是每天的齐涨齐跌。3、股指对外围走势不敏感,常表现为独立行情。4、主要指数技术指标方面比较良好,均线呈现多头排列,即使是强势的平衡市里也有明显有效的支撑。5、市场对一些表面性非实质性利空多表现为低开高走,也就是常说的“利空出尽”,对利好则反应为积极向上的走势。6、市场外无政策性救市护盘的措施,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打压的政策出现,但往往打也打不下。7、市场正常功能均有效运行中,股指期货正常运行,IPO正常发行。其对市场没有明显的负面的效应。
而常见的弱势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中的部分:1、市场每天仍有不少涨停个股,但长时间缺乏明显的持续热点,板块之间没有有效的轮动。2、指标权重股、防御性个股走势强于大多数股票,偶尔甚至出现严重的二八分化格局。有消息时,所有个股要么齐跌,要么齐涨,没有明显的分化。3、股指受外围股市影响较大,常因美股大涨大跌而造成大幅高开或低开。4、主要指数技术指标走坏,中短期均线呈现空头排列,股指的压力位经常非常有效,而支撑位往往就是一层纸。5、市场对利好多表现为高开低走,也就是常说的“利好出尽”,对利空则往往过于夸大,大跌成为家常便饭。6、管理层经常出台一些稳定市场的政策措施,但往往只是短期利好效应。7、市场不具备完全的功能,股指期货非常态化运行,IPO被质疑为恶意圈钱,市场对其十分敏感,或者干脆已经暂停。这些特征多为举例,实际上强势和弱势市场中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大家也可以自己总结。但最重要的就是要综合来看这些特征,从而来准确判断市场的强弱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不雨亦潇潇333
撸铁爱好者

2021-08-30 · 增肌减脂中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11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281万
展开全部
有些股票在大盘上涨的时候它能以超越大盘的幅度上涨,大盘下跌的时候它又有较好的抗跌性,这是主力的实力和市场对它的关注与信任的体现,又叫强势股,强弱度就是体现这种特性的指标。强弱度=(该股涨跌幅-指数涨跌幅)*100
在中国股市里,有人喜欢单纯的通过判断市场的强弱度来决定操作方向,从而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盈利模式。在笔者这么多年的股市经历中,确实发现不少人采用此模式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近两年笔者的一些经验也再次佐证了这一点,本文即主要谈一下判断市场强弱度的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判断股票市场的强弱度呢?众所周知,在一个强势的牛市里比较容易赚钱,而在弱势的熊市里亏钱则是相对更容易发生。那么如果能简单的判断市场的牛熊,从而在牛市才操作在熊市一直空仓显然是不错的选择,实际上笔者了解到的确实也有不少不是很专业的投资者仅仅通过此方式就获得了不菲的利润。长期的牛熊分化判断如此,中期来说,则主要是判断市场的强弱度。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判断中期的市场强弱度可以更有效的指导操作。弄清了判断市场的强弱度的理由之后,我们就可以严格按此操作了。我们不妨将市场分为“强、中、弱”三种状态,或者是“超强、强、中、弱、超弱”五种状态。对应的操作也就是买入、持有、观望、卖出等策略。需要说明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最大的根本是你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会失效。也正如很多投资者最终大幅亏损一样,他们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判断出市场走弱了,而是出于侥幸或其他心理等而舍不得卖出而已。那么究竟如何判断市场的强弱度呢?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往往需要结合起来使用。长期的强弱度判断最简单,就如市场是处于熊市还是牛市中大多数时候是大众所公认的。短期的强弱度判断则有效性较差,甚至会助长投机心理导致追涨杀跌造成亏损,因此也是不建议的。这里建议的多是指中期的强弱度,也就是常说的“阶段性”“大波段”云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徭靓子3136
2021-05-12 · TA获得超过50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031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102万
展开全部
股票强弱的定义
四、大势情况:如果大盘当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涨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况下,大盘破位下跌对主力和追涨盘的心理影响同样巨大,主力拉高的决心相应减弱,跟风盘也停止追涨,主力在没有接盘的情况下,经常出现第二天无奈立刻出货的现象,因此在大盘破位急跌时最好不要追涨停。
而在大盘处于波段上涨时,涨停的机会比较多,总体机会多,追涨停可以胆大一点;在大盘波段弱势时,要特别小心,尽量以ST股为主,因为ST股和大盘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涨幅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抛压。如果大盘在盘整时,趋势不明,这时候主要以个股形态、涨停时间早晚、分时图表现为依据。
五、第一个涨停比较好,连续第二个涨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于短期内获利盘太大,抛压可能出现。当然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里的龙头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迷丝鱼38
证券观察员

2021-11-26 · TA获得超过2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79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2.9万
展开全部
很多人对股票强弱的定义会有所偏差,有人按照一定时间的量能,还有的按照一定时间的价格范围。他们其实都是按照反向概率来判定。因为事出反常必有妖吧。
股票的强弱判定主要还是依照股票的流通性来判定较为稳妥。当流通较为快速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但不是判定价格涨跌的依据。
我们选择强势股票是依照强者恒强的选择进行交易。这跟反向概率选择有很大的区别,交易思想也是不一样的。当然是否决定交易还要进行技术分析,选择进厂的位置。
因为当你挑选出来以后你并不能确定他的状态进行到那种趋势了。这里面的需要综合考虑与分析。是否存在陷阱,或者快要走完了。当不适合交易时,你就要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市场给你入场的机会,放心缺的不是机会,而是把握机会的勇气与信心。等待机会的耐心也很重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