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时候就过于听话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变成怎样?
从小家里人就教育我们:要听话、要懂事,听话才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坏孩子,就没人喜欢了。“听话”这两字就像印在了我的脑袋中。听话的我得到了家人的喜爱,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可长大了我却慢慢发现当个乖宝宝并不是件好事。
一、太听话的孩子太老实
记忆中,我打小就听话老实,规规矩矩的。在家里听家人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工作中听上司听老板的话。估计是从生下来就被灌输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这也怨不得家人,在当时的教育背景甚至是现在,“听话教育”就像是我国的教育思想,大人以是否听话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
从小听话的我,太过于老实,小时候别人抢我的东西,即使是心爱之物我也不会去抢回来,只能是由着人抢,也不敢主动去找大人帮忙。
除非是大人发现了,帮我要回来,通常我还会掉眼泪,因为太委屈了。从小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这孩子真老实、真听话”,有的是夸奖,有的是无奈。
太听话导致太老实,本身内向的性格更加内向,非常怕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小时候会受到调皮孩子的欺负,长大了遇到不公的事虽有意识去反抗,却很难第一时间反击,过后只能不了了之。
二、太听话的孩子没主见
习惯听话照做的孩子通常没什么主见。做个听话的孩子,长时间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最平常的吃饭小事就能看出来,上初一那年,有个亲戚到我们学校当实习老师,特意找到我和表哥(和我同一所学校,比我高一年级),非要邀请我俩去饭店吃饭。
趁着午休时间,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坐下后那位亲戚问我俩想吃什么,我们回答“随便”,亲戚开玩笑地说“随便最难办”,就让我们看菜单点菜,我们也不好意思点菜,一直说随便吃点就行。
最后是亲戚点菜,每点一样就和我们确认一下,我们都说“可以”。亲戚对于我俩也是很无奈,说我们太老实了,这样不太好。我们只是笑笑不说话。
因为不知道吃啥回答“随便”,也因为不敢表达甚至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回答“随便”。不仅是吃的问题,其他需要做选择的时候,也是习惯说“随便”。一声“随便”就把选择权拱手让人,有时是真的不知道如何选择,有时是怕选错了承担后果。
三、太听话的孩子没自我
习惯了听话,也就没有了自我。毕业后进入职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的全是陌生的面孔,每天战战兢兢,只能偷偷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遇到需要开口和别人说话的事情,需要在心里纠结好一会,想好怎么称呼对方才能又有礼貌又能让对方高兴,怎么措辞对方才能既明白我的意思又能留下好印象。
在内心做好各种建设,真正去沟通时,不管结果如何,回来后自己还要细细分析对方的每一句话,生怕哪边有差池。为了能够融入集体,常常看人脸色行事,总担心哪句话或是哪个动作引起别人反感,能帮别人的一定会去帮,不管自己要付出多少,即使自己很忙也不会拒绝。
不敢对别人说“不”,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直接感受,每天过得很压抑,只有时间长了,与周围的人熟悉了,了解了他们的性子,我才能喘口气。
从小听话的我,长大后发现有很多弊端,但心里不会怨恨父母,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有错误也是难免的。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既然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就要努力去修正。当自己为人父母时,尽可能避免重蹈覆辙,正确地爱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