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人为什么长得俊美?
因为北方寒冷的环境,鲜卑人长相,皮肤必然白一些,这点可以由后世的北方民族蒙古族、满族和北方汉人验证。身材亦是如此,北方人偏高,更魁梧一些。鲜卑人长相应和满族、锡伯族差不多,即肤白、长脸、高鼻、薄唇。这样的相貌似乎更合乎汉人的审美标准。
综上所述,毫无疑问鲜卑人的主体是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蒙古人、满族人都可能与鲜卑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由于源出北方,多数鲜卑人有肤白特征,由于草原艰苦游牧及渔猎磨练,鲜卑人身材高大魁梧,也是由于极北生存环境影响,个别鲜卑人有黄发甚至蓝眼睛特征。鲜卑还包含小部分来自中亚的纯白种人部落。归结为一句,鲜卑人长相和蒙古人或满族人差不多。
扩展资料: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85年,鲜卑反抗匈奴的压迫。87年,鲜卑大破北匈奴,使得北匈奴大乱。91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趁机占据蒙古草原。
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率部统一鲜卑各部,檀石槐死后,鲜卑陷入分裂。三世纪前叶,轲比能重新统一东部和中部鲜卑,但轲比能死后,各部落又开始独立发展。在此期间,鲜卑同中央王朝时和时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鲜卑族
史书上只是泛泛而谈地说这些人都“身长八尺、容貌魁杰”或者“貌甚伟”之类的。
这一类的外貌形象,《元史》(成书于明朝初年,有明确的主编人宋濂(1310~1381年)和王袆(1321~1373年))中许多蒙古人也都有类似描述。
“身长八尺、容貌魁杰”、“貌甚伟”这类外貌叙述,只能说明这些人长得五官端正、身材高大而已,有可能是帅哥美男,也有可能是大胡子兄贵,也有可能是大胖子猛男啊。
对于鲜卑的民族起源,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但基本认为鲜卑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转化而来。主要有四种说法:
1、东胡说
鲜卑源于东胡是最广泛的说法。《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晋代王沈编纂的《魏书》与司马彪的《续汉书》等史籍也提到,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更证明鲜卑来源于东胡。
2、东夷说
三国韦昭在《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一条注解为:"鲜卑,东夷国。"很多学者据此论证,详细解读了鲜卑起源于东夷。比如李德山认为鲜卑是东夷支系邾娄族 ;黄烈认为鲜卑应是九夷之中的白夷 等等。
1960年夏,考古工作者在今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矿区北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这座大型的古墓群考证约为2900年前至东汉初期的鲜卑人墓地,出土遗物300余件。
墓葬中有大量的牛、马、羊殉葬和陶器、铜器、骨器、 木器、贝壳等随葬品,其中袋形三足陶铜器和头北单茔墓葬方式都说明了墓群主人与黄河流域文明悠久的联系,木器和贝壳等随葬品的出土更让人猜测他们与东夷文化的渊源。
3、山戎说
《史记集解》引东汉服虔云:"山戎、北狄,盖今鲜卑。"
4、逃亡汉人说
《史记索隐》引东汉应奉上奏汉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
《翰苑集》引《汉名臣奏》云:"鲜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徒亡塞外。鲜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种众少陋也。"
扩展资料:
鲜卑人很杂,有东胡后裔的慕容鲜卑、段部鲜卑,有东胡和匈奴、乌丸、高车重新组合的拓跋鲜卑,有高车混血的乞伏鲜卑,有西羌混血的秃发鲜卑……
蒙古人来源也很杂,不一定都是东胡。而且蒙古的核心部落联盟蒙兀的核心部落乞颜部的核心氏族孛儿只斤氏,到底是来源东胡室韦、还是非东胡的各路鞑靼至今都无定论。
鲜卑族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其部落起源的地区和同其他部落融合的情况,分为东部鲜卑和拓跋鲜卑。另一种是按照分布地域不同,分为西部鲜卑、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
其中西部鲜卑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包括吐谷浑部、乞伏部和秃发部等;中部鲜卑包括拓跋部和柔然等;东部鲜卑包括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
早期在网络上热爱历史的一群人,大多都是通过谈武侠小说和电脑游戏而延伸出来的。
这就不得不因为武侠小说或者电脑游戏的影响,以及偏向日韩不男不女审美的影响,而导致许多文史爱好者会刻意误读一些原始资料句子,譬如这个“貌甚伟”,如果是翩翩佳公子慕容复的祖宗,那一定就是这样的造型。
而如果“貌甚伟”是描写蒙古人或者突厥人的,那么先入为主的连环画金兀术、祖车轮的形象就映入脑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