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你觉得还会任列强随意宰割吗?
个人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沦为列强任意宰割,根本原因不完全在于“闭关锁国”,而在于人心的涣散。
清朝任列强宰割,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清朝时期的经济在世界上还是占有一席地位的,是世界上的首富。她当时的手工制造业还是很有成绩的。但是工业不发达。18世纪西方开展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朝推行仍然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清朝的经济发展。所以,当西洋人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他们使用的是洋枪洋炮,而清朝使用的仍然是土枪土炮。
但清朝在世界贸易方面,当时英国想把中国作为它的市场,但是他们的工业产品并不受中国的欢迎,而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却很受欧洲人的青睐。说明当时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那么,后来鸦片战争以后,为什么清朝一路溃败?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工业的落后
尽管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时期的手工业比较发达,但是,没有出现大工业生产。因此,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即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主张。
二是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腐败无能,完全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军队没有战斗力,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因此,虽然人民在抗击西方列强的战斗积极配合清军英勇奋战,但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和清朝军队战斗力的低下最终导致整个鸦片战争的失败。
三是民心的涣散
从历史经验来看,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国家没有凝聚力。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他又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就强调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不得民心。据有关历史资料,当时西洋人与清军海上作战时,沿岸的老百姓都在看热闹,西洋人上岸以后,不少老百姓都把他们当成多年不见的故友一般对待。八国联军火烧圆门园的时候,竟有帮着扶梯子。试想,这样的民心,能不失败吗?
因此说,清朝遭到西方列强的任意宰割,不完全就因为“闭关锁国”的问题。清朝那样的腐败无能,即使全面开放,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就像李鸿章一样,主张“造不如买“,那恐怕失败得更快、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