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2021年?
一、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4月1-30日(清明节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2、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
3、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3、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
1、因受过刑事处罚,自刑罚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因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注册会计师

2024-09-29 广告
2021年4月1-30日(每天8:00-20:00,4月3-5日清明节假期除外)。
考试交费时间:2021年6月15-30日(每天8:00-20:00。交费期间,不得更改报考科目、考区及相关报名信息;交费完成后,报名费不予退还)。
以应届毕业生身份进行报名的,于2021年8月9日后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报名状态。持国(境)外学历的应届毕业生,需在北京时间2021年7月26日-8月6日(每天8:00-20:00),在网报系统自行补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简称教留服)”出具的学历认证书编号。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1年8月9-24日(每天8:00-20:00)。
考试时间:专业阶段考试安排在2021年8月27-29日;综合阶段考试安排在2021年8月28日。
广大考试报名人员注意的有以下五点。
一、是可以通过网报系统移动端或者PC端报名考试。选择移动端的报名人员,可扫描报名简章或者网报系统首页的二维码,以及通过中注协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建议首次报名的人员,由于需要输入较多信息,为避免因输入错误而影响进度,建议选择网报系统PC端报名。建议老考生选择移动端报名,以提高效率。
二、是首次考试报名人员一定要上传符合要求的、本人近1年的1寸免冠白底证件照片(jpg或jpeg格式,文件大小2-20K,102像素×126像素)。上传的照片将同步用于准考证和考试合格证书,若不符合要求将导致审核不通过,届时将无法按期下载打印准考证、不能顺利参考。
老考生以往已经审核通过的非白底照片,将无需更换。确需更换照片的,须联系报名所在地省级注协,向其提交申请后,再按要求办理。
三、是首次报名人员和未绑定手机号的老考生,注册时均须绑定手机号码,主要是用于找回密码和接收网报系统推送的有关提示短信。
四、是首次考试报名人员的学历审核,将通过网报系统链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统一进行在线认证,无需本人填写学历证书编号。
五、是报名人员一定要持准考证和与准考证信息一致的有效身份证件(如居民身份证、军官证等)参加考试。如果携带的证件不一致,将不被允许进入考场。
202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公告如下:
一、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4月1-30日(清明节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考试时间
2021年8月27-29日举行专业阶段考试(其中:会计、经济法、税法三个科目实施两场考试)。
2021年8月28日举行综合阶段考试。
CPA考试的成绩管理
1、考生答卷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简称财政部考办)集中组织评阅。考试成绩经财政部考委会认定后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查询成绩并下载打印成绩单。
2、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一、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4月1-30日(清明节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考试时间
2021年8月27-29日举行专业阶段考试(其中:会计、经济法、税法三个科目实施两场考试)。
2021年8月28日举行综合阶段考试。
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每科考试具体时间,在各年度全国考委会发布的《报名简章》中明确。
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在全国考委会发布的各年度《考试大纲》中确定。
报名人员应于2021年 6月15—30日(8:00—20:00)登录网报系统完成交费。交费期间,不得更改所报考科目、报考考点、相关报名信息,交费完成后,报名费不予退还注册会计师。
关于注册会计师的详细情况就到箐鹏教育进行咨询。河南箐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秉承教育创新的精神,不断追求前瞻性与突破性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方面一直以行业最先进水平要求自己,不断打磨教学、产品与服务的细节,持续迭代,通过科技赋能教育,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