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想跟父母说心里话了?
当我不想跟父母说心里话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懂事了呢。其实刚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说完全不想说,真的是父母一点都不关心我呢。慢慢地有心事也不愿意同他们讲了呢,更愿意去跟别人说,跟自己的同学,朋友诉说。
还记得在我刚上初二的时候,有了一些小心事。开始想的会比较多,那个时候就不跟小时候那样说话那么直接,有啥说啥了呢,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了呢。那个时候跟同学发生的一些矛盾或者有暗恋的男生等之类的问题,刚开始是会想跟我妈坐下来好好谈一些事情,但是每次她都是在忙着做家务,确切来说是急着把家务做完就可以出去打麻将,根本都没有时间可以跟她坐下来谈心呢,好像我妈也不关心我有什么心事,可能在她眼里都不算个事呢。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跟同学之间的一点矛盾,已经冷战了几天,对于当时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这个矛盾有点大了,也不知道怎么解决,也根本不想去面对她,不想去上学了,就因为每次都怕看见她。那次我就鼓足勇气想跟我妈说这个事情,中午吃完饭之后,我就想找个机会跟我妈说,当我刚说出第一句的时候:妈,我不想读书了。我妈立马反驳道:不读书干啥,赶紧给我滚去上学,不要再发神经。我立马就怂了,一点都不敢把自己的后面的话说出来。那个时候我真的是怕我妈,我妈的一个眼神就足够让我害怕。从那次的鼓足勇气把我想说的话被挡回去了之后,我再也不敢跟我妈说什么心里话了。有什么心里话不得已要说的都跟自己同学,朋友说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就是这样子的,爸爸经常不在家,而且爸爸有点大男子主义,一点都不关心家里琐事。更不关心我,更别说是我的心事了呢。我妈虽然负责家务活,但是我妈对于麻将更上心,除了急着做点家务活之外,基本上都是在麻将桌上。所以会觉得父母没有关心我的心事,只要我吃饱床暖就可以了呢。
所以但凡是有点心事,肯定就会比较烦呢,自然也不愿意跟父母说了呢。建议父母花点时间多跟孩子沟通一下,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跟你们谈心,而是你们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如果父母都很忙,没时间倾听你的心声,可以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同学倾诉。
父母从小的交流习惯对于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作为自己的父母而言,从小给我的印象就是孩子的事永远都是小事或者不值得一提的事,跟谁发生矛盾了,遇到什么困难了,在父母的眼里就是小孩的打闹,自己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去处理。我的妈妈就是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我的错,只会告诉你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从来不关心我的心里所想,也不会站到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心里话还有什么必要跟父母说呢。
父母的经历全都放在学习上,其他的事不参与,不鼓励,不表扬。在自己父母的眼里,除了学习能对你有各种说教以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根本不去提及,也不会跟你有探讨。有的时候自己认为很有意思或者很有成就感的一次炫耀,在他们那里换来的就是打击和抹杀,这么长此以往,心里话又怎么能再去跟他们交流。
跟父母说不说心里话,从本源上去看是父母听不听你跟他们说心里话。从小父母对你的事情很少关心,也不去参与你感兴趣的活动,当自己有了喜欢的事去分享给他们时换来的是打击,那么心里话从此也就变的哑口无言。父母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圈子在不断缩小,而自己孩子的圈子却逐渐的在扩大,他们眼下很容易感受到孤独和寂寞,这时候很多时候才会想起来自己的孩子怎么不跟我说话,不跟我交流了。但是这样的意识往往是迟了,即便自己想跟父母聊点什么,可从小的习惯养成和内心的恐惧心理是很难一时改变的。
从我自己心里首先考虑的是父母还能不能对自己指手画脚,或者父母会不会嘲笑我的一些观点,还有那种张不开嘴的尴尬在里面。这是最初的家庭关系养成,心里懂事了,行动上却没有得到回应。
跟父母说心里话从一开始不说,以后说的可能也就不多了。所以,父母从小就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以及兴趣点,多鼓励一些,他们才会永远愿意与你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