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但是为什么甘愿辅佐刘禅?
提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你们想到的是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诸葛亮,诸葛亮的这种精神是让每一位历史学家所感动的,在历史上诸葛亮是有名的政治以及军事天文学家,可以说刘备的称霸是和他脱不了关系的,毕竟刘备有一个外号叫做常败将军。所以诸葛亮的功劳能够称得上第一!
刘备晚年战败后终究一战而疾,再也起不来了,在生病期间刘备也是托付其子给诸葛亮,说如果这个孩子将来长大成人有出息那就培养他,如果没有出息那就任由你处置!诸葛亮听到这番话之后感触颇多,并向刘备保证一心一意的辅佐刘禅。众所周知刘禅是非常愚笨的,一点的政治头脑都没有,按照常理来说诸葛亮头脑出众,为什会心甘情愿的负责刘禅呢?取代刘禅真的有那么难吗?还是说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诸葛亮没有推翻刘禅的统治还是有原因的,这第一个原因就是职位的因素,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个文官,虽然职位上有军事支撑,但带兵打仗是不现实的,再古代的时候士兵只天宫将军的发号施令,将军的威望在整个军营中是非常打的,如果想要推翻刘禅,必须统治这些将军,由于当时蜀汉内部关系的复杂程度相当杂乱,当时蜀汉有三大派系,一个是诸葛亮的外来军队,一个是东洲集团的李严,另一个是益州本地的军团!三个帮派互不相让,即便是诸葛亮推翻了刘禅的统治,那面对列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有就是历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武将出身,文人篡位当皇上的秦光几乎没有,朱元璋、李世民等等这些都是武将,如果文人当皇帝想必也是没有威信可言,那天下还不大乱?古时候文官和武官是相互鄙夷的,双方都认为对方没有任何的才能,武人是莽夫,文人是绣才。如果诸葛亮当了皇帝,想必那些武官的将领也会造反。在造反的军官中定会有魏延,魏延差一点被诸葛亮杀头,在刘备的袒护之下才得以生还,魏延心存感激怎么会让诸葛亮登基?
第二个原因就是环境的原因,诸葛亮要是登基成为皇帝的话,那势必会把国家的名字换掉,魏蜀吴三国鼎立,而魏国怎么会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错失掉?如果国家中又有一些爱国人士在反水,想必是诸葛亮还没登基就被魏国杀的片甲不留了!当蜀国被魏国攻破之后吴国会坐以旁观吗?当然不会,他们也会趁火打劫。就这样的一个情况诸葛亮不可能分析不出来,即便是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军事力量啊!
这第三个原因就是笼络人心,诸葛亮在军事天文地理方面出众的才能是没的说,可是对于笼络人心这件事他却变现平平,说起笼络人心刘备才是行业的一霸。在刘备最落魄逃难的时候十万百姓更着他,如果没有超强笼络人心的方法,刘备能带着十万百姓逃亡?在刘备后期称霸之后也是笼络了不少人才,在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实力超群。所以对于汉室而言老板姓们还是非常忠心的,一旦诸葛亮称帝必然百姓会造反,但事后民不聊生诸葛亮想必也是不愿意看到!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足以看到刘备的心是多么的纤细,刘备让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这意味着诸葛亮是刘禅的义父,如果义父把孩子的皇位争夺了,那这颜面往哪里放?
个人感觉第四个原因是最根本的,因为诸葛亮为人师表,是一个读书人,他在道德这方面是非常看重的,他非常看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爱起义的过程中失败了,那后人对于历史的记录会怎么写诸葛亮呢?卑鄙无耻?想必到时候诸葛亮想洗脱罪名也是无可奈何!
诸葛亮注定是以为大国管家的存在,虽然自己没有皇位可登,但是蜀国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还不是诸葛亮说了算?刘禅的治理国家的才能毕竟还是有限的,由于种种原因诸葛亮终究还是没能够成为一代皇帝但是他的精神源远流长!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在历史上的的作用,他算得上历史上最具信赖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