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高中生学习很努力,成绩还是很差?
从初中升上高中,主要科目变多,学习压力也自然增大。如果学生还是用初中时那一套学习方法,自然会吃力不讨好。成绩差不能证明这位学生在学习上不努力,但努力没收获,这就是没掌握正确的方法。高中的学习要有知识思考、要有知识总结。而且学习过程中,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之外,一定要学会查漏补缺,有不懂的要及时解决,不然一个知识点没理解会形成连锁反应。当自身掌握了独门的一套学习方法后,学习成绩自然稳步提升。
1、全程做笔记,忽视了知识点的讲解
现在的课堂上不乏有埋头做笔记的学生,生怕把知识点记漏了。课件PPT上的内容,一堂课下来基本都能抄下来,但往往到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尽人意。努力了没收获,大家都会觉得不应该。是的,这部分学生是努力了,但方向和方法都用错了。
事实上高中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容量巨大,自然就包含重点和非重点。在非重点上下功夫,自然会看不到成效。所以,还是要以听课为主,理解了重点和非重点,挑重点抄记,往重点专研。日积月累,成效可能就会在下次考试里体现。
2、题没少做,但缺乏错题集
有些学生除了按时完成校内作业,平时也自己安排了其他校外辅导作业。可能他们做得题是其他人的几倍,但他们的考试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时间久了,就连刷题的信心也没了。
正常题海战术应该是有成效的,但他们漏了一步没有去完成,做完题后没有认真总结和反思。这次做错的地方,下次还是会在同一个地方出错误,不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有针对性的改正,是没有用的。所以需要自己做一本错题集,归纳总结历来错题,自然慢慢的错题就会逐渐减少。
3、模仿他人学习,没有自己的特色
有部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所用的学习方法都是沿用学霸的那一套。但他们不清楚这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久而久之,学习进度就跟不上或者甚至倒退。
其实,要做的其实不是自己去匹配学习方法,而是要清楚了解自己。了解清楚后自己制定出一套适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学霸的方法也可以用作借鉴,但不能盲目套用。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你们高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明明每天都很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只下降不升,甚至倒数?基于上述观察,我归纳出五个原因:
1、盲目地做笔记。
上课时做了一些脑筋笔记,恨不得自己就是一支录音笔,把老师讲的都写下来。甚至有的学生抄课本,不动脑筋,忽视了老师的分析,思考问题等等,这对学习没什么用。课上不做笔记或不挑重点做笔记对学习影响不大。做笔记要学会记录老师讲的难懂的内容,内容要全是精华,不能糟粕。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在听课时,当与笔记内容发生冲突时,首先要听。
2、盲目解决问题。
很多同学对做题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不能做题是因为做得少,做得多,看到什么类型的题,自然就知道了。如此出现了题海战术,做了什么题。许多学生漫无目的地做题,最基本的知识还是含糊不清,做了很多题之后,不但没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巩固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区分简单题,要做题和能力提高题。首先要从基本题开始,然后再提高难度。学习有选择的题目会事半功倍。
3、学习没有重点。
各科难度不同,在时间分配上也应该不同,弱科和知识点多分时间,强科少分时间,在学习上要有重点。高考是综合考试,看总分,所以对于拖后腿的科目,要尽早不要扯后腿。弱科不能成为强项,但最低标准是,不能因为它而降低你的大学等级。
4、写完作业的作业。
高中课程多,作业也多,高一的时候,几乎每一个老师都会布置作业。面对大量的作业,学生们心烦意乱,要写到深夜。所以,有的学生干脆懒惰,瞎写答案或抄答案,为完成作业而写作业,作业效果自然也不好。老师们并非为学生安排作业,而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查漏补缺,弥补知识中的薄弱环节。
5. 光动脑不动手
有些同学对简答题不屑一顾,或对熟题,以为简单就一笔带过。用脑子做题,不动手,也会阻碍成绩的提高。有的题目看上去熟悉,看上去简单,其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熟悉,只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写出来,答案算出来,对答案没有问题才算真正理解,理解。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如果高中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没有学会有效的学习技巧,就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他们可能没有掌握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记忆和理解能力不足,或者没有学会有效地整理和复习知识。
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学习成绩不佳可能与缺乏明确的学习动力和目标有关。如果一个高中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就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动力和专注度。缺乏目标和动力可能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学习环境和支持不足:学习环境和家庭支持对学习成绩也有重要影响。如果一个高中生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习,例如缺乏安静的学习空间、没有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或者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都可能对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有些高中生可能面临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例如学习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问题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即使努力学习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心理压力和焦虑:高中阶段通常伴随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如果一个高中生过度焦虑或受到过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和成绩。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高中生和家长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寻求适当的学习指导和辅导,包括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复习技巧等方面的帮助。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点。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如果存在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可以寻求专业的评估和帮助,例如咨询学校的教育心理咨询师或医生。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健康,寻求适当的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例如运动、休息和与朋友交流等。
最重要的是,要鼓励高中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持努力,同时也要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困难和挑战。
这个现象太正常了。高中生学习很努力,本质上也就是时间上的付出,但是高中知识是需要深度理解,然后会触类旁通,学的是方法,面对的是各种变化后的题目,需要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加以运用。所以努力不代表就会有好成绩。
1、学习内容变化太大了。
高中是一个知识拔高的时期,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所以知识内容都是基础的,容易被吸收的。而高中是为了筛选出适合学术研究的人进一步去深造,所以知识相对专业些,这就不是简单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2、男女思维方式对专业的理解能力不同了。
大部分女生就很难理解乒乓球浮在水面上的靠的是浮力,怎么要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呢,而多数男生一直就没搞懂英语语感究竟该怎么去找,理解力可以培养,却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的。
3、学习方法不同了。
义务教育的知识其实靠死记硬背的话,成绩也不会太难看。而高中的知识大部分是需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形成的能力,而不是靠突击做题就能实现的。
个人经验,高中学习还是需要吃透各个知识点,最后不要留尾巴,毕竟高中的时间很紧张,需要掌握的知识由很多,不会的知识积压就会对后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想要后来跟上会很难的。
学习方法不当:学生的学习方法可能不够有效,例如没有充分理解和消化课本内容,没有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没有充分进行思维训练和练习等。
学科理解困难:某些学科可能较为抽象或难以理解,例如数学、物理等,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理解。
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和集中精力,无法充分吸收课堂内容或者在自学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考试压力过大:学生可能受到过大的考试压力,导致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了考试表现。
家庭环境因素:学生的家庭环境可能对其学习成绩产生影响,例如缺乏家庭学习氛围或家庭关系不和谐等。
健康问题:学生的身体健康可能出现问题,例如长时间不睡觉、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影响了学习和记忆能力。
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或寻求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