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里的安全感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06-04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22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2.3万
展开全部
我有一个蹲厕所的习惯,不过不是为了拉撒,而仅仅只是待在那里。有时候甚至会待上快半个小时,坐在马桶盖上放空。

这个怪癖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呢?记得很小的时候,一遇到争吵,我就会将自己锁进卫生间里,哭一小会儿就安静了,大人也暂时不会来打扰。长大了之后,工作累了,就会待在洗手间放空一下,委屈了,就急忙找附近的洗手间,偷偷哭一会儿鼻子,再没事人一样出来。

对于我而言,卫生间是一个隐蔽又安全的场所,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小隔间里,可以逃离一些东西,又能暂时不被打扰。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这个习惯听起来挺怪的。后来,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其实也有人和我一样,对于卫生间有着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焦虑时,我其实只想远离他人 ——依恋回避者的安全感

安全感这个词语最近出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我们会借由某种特定的行为获得“安全感”,比如去到特定的地方、重复特定的动作等等。

究竟为什么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寻求“安全”呢?而这种“安全”到底是什么?

从某种角度而言,安全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害怕”。它是指人对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在应对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通常,当人们具有安全感时,就会甘心承担自己行为或抉择的后果,毫不退缩或逃避;反之,当个人们乏安全感时,就会尝试逃避自己的行为或抉择的后果,同时意识状态也是不安和焦虑的。

举个例子来讲,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在关系建立之初,就会预想出各种最坏的结果,比如尴尬、欺骗、分离等等,并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感到恐惧或者害怕,进而产生自我怀疑,比如害怕自己表现不够好或者别人会讨厌自己等等,开始产生焦虑。

那么安全感从何而来呢?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个体的种种表现都能够追溯回童年时期的经历,安全感也不例外。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婴儿初生,如果受到看护人,特别是母亲的良好照顾,婴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会产生最初的安全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

这种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特别是母亲)最初建立起来的情感连结,在心理学中叫做“依恋”。

安全感始于依恋。并随着时间的积累,形成一套依恋系统。这个系统是以寻求他人支持和亲近为目标的,在以后的成长中,当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感到疲乏、焦虑或痛苦时,其依恋系统就会自动激活,促使个体去寻找能够给予自己安全和舒适感的依恋对象,让自己回到依恋安全感的保护中。

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这么幸运地得到很好的照料……

当照料者总是疏忽、怠慢甚至拒绝个体,不能够为个体提供安全感时,个体就会逐渐发展出其他策略来缓解自己的痛苦感,比如远离和亲密感有关的信息,这是依恋回避者通常会采用的策略。

依恋回避者,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回避“依恋”(亲密、情感连结)的人。依恋回避者在面临威胁时倾向于忽视和回避亲密,并且远离他人以保持独立。

当人们失去安全感时,会试图回到曾经最安全的时刻或者地方,重复曾经能够带给自己安全感的行为,比如回家拥抱家人、和玩偶对话等等。而对于依恋回避者而言,通常就是暂离人群,比如窝在自己的房间、躲进卫生间……

依恋回避者为什么要开始远离人群呢?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小实验:让人们去观察一系列情绪变化的图片,结果发现依恋回避者对于愤怒的表情注意时间最长,并且最晚察觉到愤怒情绪的消失,这从一定角度说明依恋回避者更容易关注和想到负性情绪。

也就是说,依恋回避者们更倾向于用悲观的视角去解释事件。他们通常会想到最坏的结果,并且觉得自己无力去应付。

往往在亲密关系中,关系越亲近,依恋回避者预想到的结果会越糟糕,也越来越惶恐,到了某一个时间点也许就会立马弹开或者玩失踪。他么这样做,可能并不是因为讨厌对方,而仅仅只是因为害怕亲密,或者说是害怕亲密所引发的风险。

简单点来讲,一个人如果在需要他人支持或者照顾的时候,总是得不到他人的回应,次数多了,他就干脆不再寻求回应了,甚至习惯性地回避与他人的接触,因为这样做可以简单地帮助他转移对引起痛苦的消极事件的注意,或者避免一些未知的风险。

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躲进卫生间,不仅是为了暂时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更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想让自己远离可能面临的尴尬或者争吵等等。

从哪里寻求新的安全感 ——消失的卫生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但也有了更多的责任,体会到了更多的力不从心。从某种角度而言,无论是寻求他人支持也好,还是躲进卫生间也好,都只是一种缓解不安全感的手段。

我们目前没法回到过去给自己一个拥抱,也不能一直都躲在卫生间里面,所以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成长的课题——重新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感。

安全感最终是建立在自己身上,走出卫生间,我们该怎样继续面对眼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焦虑,这是漫长的过程。不妨可以先从下面两个小方面去尝试做出一些行动。

认清现实

安全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有捷径可获得的,个体必须先经历不安全感,从承担后果和自我解放逐步获得安全感,其间,个体要不断积累焦虑、恐惧、屈服、妥协、回缩和探索的经验。

有的时候我们焦虑,感到不安全,是因为我们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难以接受,所以才会激发出幻想、否认、逃避等等行为,所以认清现实是我们获得安全感很重要,也很艰难的一步。

认清现实,并不是告诉自己现实有多残酷,而是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举个例子来讲,对于能自己建立安全感的人而言,他会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是不完美的,而对于还不能建立安全感的人而言,他会觉得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是不完美的。

思维的转变不是说变就变,我们可以偶尔做一些练习。

比如从另一个视角把自己自我否认的话或者问题说出来,将“我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写成“你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可以帮助自己处理和激发一些情绪;写下来之后,开始想一下这些消极的声音和哪些经历,或者那些人有关,然后分清楚这些声音究竟是代表别人还是你自己;最后,试着去回应这些话,比如写下真实的情况或者自己是什么样的,比如也许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依然值得被爱和尊重。

随着几次的练习,我们可能会渐渐发现,影响我们安全感的事件或者想法类型和源头,接下来就可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尝试

问题引发了行为,如果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行为可能会被反复激发,让自己重复陷入相同的困境和迷思当中。

经过认清现实的步骤,我们知道了自己现实中的不足,所以注定要为一些东西付出努力。现在也是时候去尝试做一些本来应该去做的事情去改变之前发现的问题了。

改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人长时期用功做事,所得的结果可能不大出色,但是,他到了某一阶段,可能忽然发现自己做什么东西都得心应手,能力不知怎的融会贯通起来。这种通能的显现,是许多勤于奋斗的人都体会得到的,是个体长期努力的结果。

尝试不一定是愉快的,成功和失败的比率因人而异,但相比于那些在成长中经常摄取正反丰富经验的人,一些成长于空白环境、极端保护环境或孤独环境的人,一旦置身真实的世界,对于许多新奇的事情和人情,往往会不知所措,犹疑不决。

所以想自由就去挣钱,想交朋友就去参与互动,尝试去解决问题才是正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