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译出版一本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序篇
肆汪陪 萌芽
一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朋友L问我近期有没有时间翻译书。我和L是16年高翻培训时认识的,当时她已经翻译出版两本书了。我很羡慕,觉得好棒,自问什么时候也能有一本译作?默默在bucket list列了一项,完成日期未知。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些招募译者的帖子,试译后也都不了了之。这不,终于有了机会。“有没有时间?”“有,当然有!”公司要求试译,当天晚上就赶紧译了一千字,反复斟酌校对后,第二天早晨十点就发了过去。下午两点收到回复,很简短:“翻吧。”多么迷人的两个字啊,我竟然要开始翻一本好几万字的书了耶,马上就要开始在清单上打勾了,想想都兴奋呢。
收获
六月下旬的一天上午,距离提交终稿过了四个月,突然收到一张翻译公司同事发来的照片:
封面竟然是一只兔子,也太可爱了吧,真的是我翻的?第一次和它谋面的感觉就像十月怀胎生了孩子,看着裂蠢眼前的这个小家伙,竟然不相信这玩意儿是自己“生”出来的!太神奇了吧?抱着它,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成长
中午激动得睡不着,想起之前翻书的过程,我竟然——哭了!仿佛是奥运会比赛运动员面对国旗升起时热泪盈眶的场面。原来我觉得完成比赛也不至于激动哭吧,直到此时自己“加戏”时才明白:当在家里、跨洋的飞机上、在去爬山的路上,在电脑前码着字度过的白天、黑夜、周末、除夕、春节依次闪过脑海,一点泪花涌出来是多么情不自禁啊。
想起除夕那天晚上,全稿第二遍校对。晚上去大伯家吃年夜饭,但只坐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回家打稿子去了。
初一上午还在看稿,烦躁,心想:“都大年初一了耶,我还要一遍又一遍校对这玩意儿。”
初二父母设宴请亲戚来家里吃饭,我早早吃完了滚去西西弗书店校对稿子,平时店里都没位置坐,那天我一人占了一排。当天晚上和法国朋友N讨论几个原文理解的问题,一直到半夜两点。原文并不难,但有些句子不是那么清楚。其中有个例子中主人公的亲爹还是后爹指代不明,不知道作者究竟说的是哪个爹,我们讨论了半天,连蒙带猜终于得出了符合逻辑的答案,真是哭笑不得,心想如果能碰到原作者就好了,当面一问究竟。凌晨的电脑前,在法国朋友的耐心帮助下清理了多个疑问,我也终于可以去睡觉了。
交了稿的那天立马去放风,弥补那无数个无法玩耍的假日。晚上跳上火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住在西安青旅里,在咖啡馆小坐,法语又飘进耳朵,一聊才发现其中的一个巴黎熟女,是精神科医生,主治阿尔兹海默症。又向她请教了第二本要翻译的《日常心理学指导手册》中的专业问题。聊天完后发现我俩竟然还住一屋……就是这么巧。也许翻书也是种缘分,你不知道是你选择那本书,还是那本书选择了你。
还想起那段时间,天天回到家就闷头翻书,吃完饭也没时间和家人说几句话,偶尔被问几句还不耐烦。妈一个人默默开始写手帐,后来我才发现当时她写的话。
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大概已经4月30日了吧,而男朋友都还没影呢。
接到书稿时的新鲜,图书出版时的兴奋,仿佛只是一个数轴前后很小的两点,中间的漫长部分是平淡的,其中有完成计划的充实、翻到妙处的快乐,也有大功告成之日遥遥无期时的焦虑、因为天天单调重复不时袭来的枯燥,还有克服惰性的成就感……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些,我还会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吗?
一次和妈爬山,有两条路,左边是经常走的,右边是没走过的,听说通往金顶。我看着一群青春活力的年轻人,拉着妈跟了上去。走着走着才发现,路沿着秃秃的石头山垂直而上,一眼望不到头。反应过来已经走了好长一段,折回去的路也不短,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走。四个小时后,终于登顶。制高点上,被山隔开的两个城市尽收眼底。陵让路上一直叫着“不行不行,走不动了”的人,登顶后不仅没有“累坏了”,反而神采奕奕。后山的风景美不胜收,不仅秃石头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松树覆盖,有草甸、小花、野蘑菇,道路也平缓很多。又坐了半截缆车,顺利回到了家。如果那天一开始妈就知道要爬那么远,断然是不会跟我上去的。可为什么在不知前路漫长、又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就能做到?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翻书的过程漫长又辛苦,需要占用那么多休息时间,可能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山那么陡,路那么长。
你还会开始吗?
也许不会。想太多的人压根不会开始。
但如果不曾开始,怎么会知道坚持的感觉那么好,翻山越岭后的风景那么美?
未完待续
Ps:有过出版经历法语书译者们请加小译(微信ID:belleinterprete),备注请写出版物名称,进入书译者群。
现在购买此书是本世纪的最低价。遗憾的是写完这篇稿,当当的活动还有不到24小时就要结束。欢迎分享读后感想,投稿给我们,有书的小伙伴线下活动时可获得译者签名。关于此书翻译过程中的点滴将连载在译趣美公共号《如何翻译一本书|译者日记》系列中。
当当网购书链接, ▽ 点击“ 阅读原文 ” 可直接跳转,满100减50
公共号原文
肆汪陪 萌芽
一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朋友L问我近期有没有时间翻译书。我和L是16年高翻培训时认识的,当时她已经翻译出版两本书了。我很羡慕,觉得好棒,自问什么时候也能有一本译作?默默在bucket list列了一项,完成日期未知。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些招募译者的帖子,试译后也都不了了之。这不,终于有了机会。“有没有时间?”“有,当然有!”公司要求试译,当天晚上就赶紧译了一千字,反复斟酌校对后,第二天早晨十点就发了过去。下午两点收到回复,很简短:“翻吧。”多么迷人的两个字啊,我竟然要开始翻一本好几万字的书了耶,马上就要开始在清单上打勾了,想想都兴奋呢。
收获
六月下旬的一天上午,距离提交终稿过了四个月,突然收到一张翻译公司同事发来的照片:
封面竟然是一只兔子,也太可爱了吧,真的是我翻的?第一次和它谋面的感觉就像十月怀胎生了孩子,看着裂蠢眼前的这个小家伙,竟然不相信这玩意儿是自己“生”出来的!太神奇了吧?抱着它,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成长
中午激动得睡不着,想起之前翻书的过程,我竟然——哭了!仿佛是奥运会比赛运动员面对国旗升起时热泪盈眶的场面。原来我觉得完成比赛也不至于激动哭吧,直到此时自己“加戏”时才明白:当在家里、跨洋的飞机上、在去爬山的路上,在电脑前码着字度过的白天、黑夜、周末、除夕、春节依次闪过脑海,一点泪花涌出来是多么情不自禁啊。
想起除夕那天晚上,全稿第二遍校对。晚上去大伯家吃年夜饭,但只坐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回家打稿子去了。
初一上午还在看稿,烦躁,心想:“都大年初一了耶,我还要一遍又一遍校对这玩意儿。”
初二父母设宴请亲戚来家里吃饭,我早早吃完了滚去西西弗书店校对稿子,平时店里都没位置坐,那天我一人占了一排。当天晚上和法国朋友N讨论几个原文理解的问题,一直到半夜两点。原文并不难,但有些句子不是那么清楚。其中有个例子中主人公的亲爹还是后爹指代不明,不知道作者究竟说的是哪个爹,我们讨论了半天,连蒙带猜终于得出了符合逻辑的答案,真是哭笑不得,心想如果能碰到原作者就好了,当面一问究竟。凌晨的电脑前,在法国朋友的耐心帮助下清理了多个疑问,我也终于可以去睡觉了。
交了稿的那天立马去放风,弥补那无数个无法玩耍的假日。晚上跳上火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住在西安青旅里,在咖啡馆小坐,法语又飘进耳朵,一聊才发现其中的一个巴黎熟女,是精神科医生,主治阿尔兹海默症。又向她请教了第二本要翻译的《日常心理学指导手册》中的专业问题。聊天完后发现我俩竟然还住一屋……就是这么巧。也许翻书也是种缘分,你不知道是你选择那本书,还是那本书选择了你。
还想起那段时间,天天回到家就闷头翻书,吃完饭也没时间和家人说几句话,偶尔被问几句还不耐烦。妈一个人默默开始写手帐,后来我才发现当时她写的话。
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大概已经4月30日了吧,而男朋友都还没影呢。
接到书稿时的新鲜,图书出版时的兴奋,仿佛只是一个数轴前后很小的两点,中间的漫长部分是平淡的,其中有完成计划的充实、翻到妙处的快乐,也有大功告成之日遥遥无期时的焦虑、因为天天单调重复不时袭来的枯燥,还有克服惰性的成就感……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些,我还会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吗?
一次和妈爬山,有两条路,左边是经常走的,右边是没走过的,听说通往金顶。我看着一群青春活力的年轻人,拉着妈跟了上去。走着走着才发现,路沿着秃秃的石头山垂直而上,一眼望不到头。反应过来已经走了好长一段,折回去的路也不短,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走。四个小时后,终于登顶。制高点上,被山隔开的两个城市尽收眼底。陵让路上一直叫着“不行不行,走不动了”的人,登顶后不仅没有“累坏了”,反而神采奕奕。后山的风景美不胜收,不仅秃石头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松树覆盖,有草甸、小花、野蘑菇,道路也平缓很多。又坐了半截缆车,顺利回到了家。如果那天一开始妈就知道要爬那么远,断然是不会跟我上去的。可为什么在不知前路漫长、又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就能做到?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翻书的过程漫长又辛苦,需要占用那么多休息时间,可能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山那么陡,路那么长。
你还会开始吗?
也许不会。想太多的人压根不会开始。
但如果不曾开始,怎么会知道坚持的感觉那么好,翻山越岭后的风景那么美?
未完待续
Ps:有过出版经历法语书译者们请加小译(微信ID:belleinterprete),备注请写出版物名称,进入书译者群。
现在购买此书是本世纪的最低价。遗憾的是写完这篇稿,当当的活动还有不到24小时就要结束。欢迎分享读后感想,投稿给我们,有书的小伙伴线下活动时可获得译者签名。关于此书翻译过程中的点滴将连载在译趣美公共号《如何翻译一本书|译者日记》系列中。
当当网购书链接, ▽ 点击“ 阅读原文 ” 可直接跳转,满100减50
公共号原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小虎
2024-12-09 广告
2024-12-09 广告
北京甲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致力于图书供应链的整合,我们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图书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并且在图书流通领域引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提高图书流通效率, 减少流通成本、降低流通出错率。2010年...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小虎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