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貌特征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关于黄河诗句地貌特征
关于黄河诗句地貌特征 1.关于黄河的诗句,出处,体现黄河的特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诗词 《将 进 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宋〕欧阳修 河水激箭险, 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 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 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 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 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 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 川寒雾不收。 讵能穷禹迹, 空欲问张侯。
《黄河舟中月夜》 〔元〕马祖常 十丈云帆拂斗勺, 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 卧听天孙织绛绡。
《黄河晓渡》 〔唐〕罗邺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憧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河鲤登龙门 〔唐〕无名氏 年久还求变, 今来有所从。得名当是鲤, 无点可成龙。
备历艰难遍, 因期造化容。泥沙宁不阻, 钓饵莫相逢。
激浪因成势, 纤鳞莫继踪。若令摇尾去, 雨露此时浓。
《河曲游》 〔隋〕卢忠道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金羁自沃若,兰棹成夷犹。悬匏动清吹,采菱转艳讴。
还珂响金埒,归袂拂铜沟。唯畏三春晚,勿言千载忧。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黄河赋》(晋) 成公绥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扬波。
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苍穹。 贯中夏之能甸兮,经朔北之遐荒。
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 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
殷徒涉而永固兮,卫迁济而遂疆。 赵决流而却魏兮,嬴引沟而灭梁。
思先哲之攸叹兮,何水德之难量。 《渡黄河》 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凌。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渡黄河》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晚渡黄河》〔唐〕 骆宾王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原。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昕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登云龙山见黄河北徙》 〔清〕金德瑛 云龙头角孤岧峣,众山青翠来相朝。
黄河猛迅山亦避,独缺西面容滔滔。 嵩室汴洛二千里,郁郁气象连平皋。
亭中宾主去已古,尚许陈迹观瞻豪。 彭城以河作地险,一曲东注天然濠。
惜数万户处釜底,恃蚁弗穴金堤牢。 今秋下瞩诧异事,可厉可揭才容刀。
始知上游孙家集,一夜啮决崩洪涛。 北山点点类洲沚。
田庐多在银盘坳。 清河水道被横截,逆入充济咸浮飘。
哀彼征鸿陷中泽,羡尔逸鹤翔空霄。 古者治河不治运,纵令游演存宽饶。
今须俯首趋一线,甘受约束随吾曹。 自南自北两俱病,顾淮顾运功加劳。
薪刍木石日增垒,但有淤垫无疏淘。 逢霖未免辄涨溢,经霜不放积潦消。
当官隐讳冀苟免,涓涓弗塞匪崇朝。 不然怀柔百神日,胡独河伯逞其骄。
俯仰谣询动悱恻,岂为闰九重题糕。 明朝驿骑直北去,临流更验荆山桥。
2.黄河流水地貌的特点及成因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历史贡献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中国文字记载先河。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黄河流域耕地面积1.89亿亩,占全国的13.3%。
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占全国的8.6%。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承担着约1.4亿人口(占全国12%)、2.4亿亩耕地(占全国15%)、50多座大中城市、晋陕宁蒙接壤的能源基地以及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对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遗址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
3.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并说出其特点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特点:黄河澎湃,泥沙沉积巨大,浩荡奔涌
这些也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其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不过特点并不同
4.黄河现状和关于黄河的诗句
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
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是这个地区的牧民,而是整个流域。 在“九曲黄河第一县”的玛多,80岁的老县长拉保不断感叹“沧海桑田”。
20多年间,他亲眼目睹这个县二十多年的变化。 1966至1984年,拉保担任黄河源头的青海省玛多县县长。
1979到1982年,玛多是中国最好的草场,一跃成为全国首富县。现在由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玛多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
“30年前,因为黄河水太多,县城周围都是湿地,玛多县城搬迁一次。”拉保说,“现在,它面临第二次搬迁———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全县吃水成了问题。”
全球气候的变暖,是黄河源头以至长江源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一点,老县长拉保也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蛛丝马迹,“现在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和。
过去我们在冬天都要穿厚厚的棉毡衣,而现在穿一件绒衣就能过冬了。”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鲁安新博士说,在未来25年内,青藏高原的温度将会上升1.4摄氏度。
如果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持续下去的话,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仅是一地区的牧民,而是整个流域。
今年6月,鲁安新考察了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山。25年前,中外冰川学家在这里设置了冰川观测点。
博士目测,25年之间,冰川已退缩了近1公里。 阿尼玛卿山是藏族的四大神山之一,山中孕育着千万年来的积雪和冰川。
这些冰川占黄河源区冰川总面积的96%。每年夏天,雪冰融化,汇成水晶细流,为黄河源源不断地补充水源。
冰川十分敏感,即便是微小的温度变化也能引起冰川的变化,因此通过长时间观测冰川,可以获得有力证据证明气候变化的趋势。 如果按照英国哈德利中心(Hadley Center)的预测,到2100年,青藏高原的温度将比现在升高2-3.6摄氏度。
粗略估算,到2050年,中国西北部的冰川将有超过一半彻底消失。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目前冰川年融水径流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姚檀栋说,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的冰川,由于气候不断变暖,上世纪中叶以来,大多数处于强烈退缩状态,一些曾经前进或稳定的冰川,也随着气候变暖加剧而转为后退。 冰崩 从长期来看,冰川消退会导致世界主要河流从源头开始变得干涸。
而从短期来看,气候变化和冰川退缩还会引发其他灾害。 在鲁安新探查冰川的路上,许多当地人以为他们是冲着“大雪崩”去的。
2004年3月18日,阿尼玛卿山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雪崩”,超过2640公顷秋季草场顷刻间被毁。 在“雪崩”现场,所有的考察人员都被惊呆:绿油油的草场犹如骤然被一座巨型煤矿所覆盖。
各处散落着黑色的岩石和砾石,在脚下,山坡上,沟壑中到处都是,好像经历过一次火山喷发。鲁安新给了一个更加令人吃惊的结论,他认为这并不是一次雪崩,而是一次“冰崩”。
气温的迅速上升引发冰川迅速融化,不同的部分融化的速度不同,因此整个冰川的压力分布极为不均。此外,阿尼玛卿山西侧陡峭的地质特征加剧了冰川退缩带来的危险,引发了最终的崩塌。
崩塌时威力巨大,夹杂着庞大体积的积雪和黑色冰碛物的冰川直削下来,甚至将山体的一部分也撕扯了下来。直到14个月后,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留下的余威仍然让到访者心有余悸。
然而,滑落的冰川与冰碛物在清水河、权隆河、达玛曲河汇入的曲什安河的河谷处,形成横向5公里、纵向3公里、平均厚度300米的冰雪大坝,将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因为上游不断补水,这个湖泊的面积每天都在扩大;与此同时,由砾石和冰川碎屑组成的冰碛坝也每天都在松动。
坝体本身松散而多孔,而且其中冰冻部分由于温度上升和水浪冲击,融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三条突出的冰碛边缘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裂缝,甚至能听到冰缝裂开的声音。
小块岩石和冰的碎片不断从坝上脱落,滑入湖中。坝体最低处仅仅比水面高5米,一阵暴雨或者气温陡升造成的加速融化就能让这条千疮百孔的堤坝彻底决口。
今年7月,这个堰塞湖终于“轰”的一声倒塌,河水奔泄而出,冲走一些房屋和牲畜,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冻土不再 在离花石峡镇59公里的地方,鲁安新博士抬手一指,“看那条沟!我们现在已经在冻土地带了。”
在黄河源区冻土分布十分广泛,但厚度很薄。因此,这里的多年冻土更容易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
一旦有一片地下冰融化,在地面上就会形成一条沟渠。之后,地表土的温度平衡被打破,沟渠不断扩大,两侧消融得越来越快,形成所谓的冻融滑塌。
鲁安新说,最近20年中,黄河源区的多年冻土在大规模消退,主要表现为土地平均温度升高,活动层加深以及多年冻土下界升高等方面。 在214国道上的一个岔口,考察队看到了一座废弃的住所。
中间有一个院落,四周有16间房屋。所有的墙上布满了既长且深的裂缝,有一些甚至开始倾斜。
冻土层融化直接影响到房屋地基的牢固,因此墙体倾斜开裂。由于地基融化松动而废弃的房屋在该区域随处可。
5.黄河流域地势呈现什么特点
黄河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逐级下降,高差悬殊, 地形上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青藏高原,海拔 3000米以上,其南部的巴颜喀拉山脉构成与长江的分水岭。第二级阶梯 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1000 ~ 2000米,包含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 原、黄土高原和汾渭盆地等较大的地貌单元。
许多复杂的气象、水文、泥沙现象多出现在这一地带。第三级阶梯从太行山脉以东至渤海,由黄 河下游冲积平原和鲁中南山地丘陵组成。
冲积扇的顶部位于沁河口一带, 海拔100米左右。鲁中南山地丘陵由泰山、鲁山和蒙山组成,一般海拔为 200 ~ 500 米。
关于黄河诗句地貌特征 1.关于黄河的诗句,出处,体现黄河的特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诗词 《将 进 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宋〕欧阳修 河水激箭险, 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 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 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 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 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 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 川寒雾不收。 讵能穷禹迹, 空欲问张侯。
《黄河舟中月夜》 〔元〕马祖常 十丈云帆拂斗勺, 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 卧听天孙织绛绡。
《黄河晓渡》 〔唐〕罗邺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憧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河鲤登龙门 〔唐〕无名氏 年久还求变, 今来有所从。得名当是鲤, 无点可成龙。
备历艰难遍, 因期造化容。泥沙宁不阻, 钓饵莫相逢。
激浪因成势, 纤鳞莫继踪。若令摇尾去, 雨露此时浓。
《河曲游》 〔隋〕卢忠道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金羁自沃若,兰棹成夷犹。悬匏动清吹,采菱转艳讴。
还珂响金埒,归袂拂铜沟。唯畏三春晚,勿言千载忧。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黄河赋》(晋) 成公绥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扬波。
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苍穹。 贯中夏之能甸兮,经朔北之遐荒。
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 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
殷徒涉而永固兮,卫迁济而遂疆。 赵决流而却魏兮,嬴引沟而灭梁。
思先哲之攸叹兮,何水德之难量。 《渡黄河》 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凌。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渡黄河》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晚渡黄河》〔唐〕 骆宾王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原。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昕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登云龙山见黄河北徙》 〔清〕金德瑛 云龙头角孤岧峣,众山青翠来相朝。
黄河猛迅山亦避,独缺西面容滔滔。 嵩室汴洛二千里,郁郁气象连平皋。
亭中宾主去已古,尚许陈迹观瞻豪。 彭城以河作地险,一曲东注天然濠。
惜数万户处釜底,恃蚁弗穴金堤牢。 今秋下瞩诧异事,可厉可揭才容刀。
始知上游孙家集,一夜啮决崩洪涛。 北山点点类洲沚。
田庐多在银盘坳。 清河水道被横截,逆入充济咸浮飘。
哀彼征鸿陷中泽,羡尔逸鹤翔空霄。 古者治河不治运,纵令游演存宽饶。
今须俯首趋一线,甘受约束随吾曹。 自南自北两俱病,顾淮顾运功加劳。
薪刍木石日增垒,但有淤垫无疏淘。 逢霖未免辄涨溢,经霜不放积潦消。
当官隐讳冀苟免,涓涓弗塞匪崇朝。 不然怀柔百神日,胡独河伯逞其骄。
俯仰谣询动悱恻,岂为闰九重题糕。 明朝驿骑直北去,临流更验荆山桥。
2.黄河流水地貌的特点及成因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历史贡献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中国文字记载先河。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黄河流域耕地面积1.89亿亩,占全国的13.3%。
黄河流域人口1.07亿人,占全国的8.6%。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承担着约1.4亿人口(占全国12%)、2.4亿亩耕地(占全国15%)、50多座大中城市、晋陕宁蒙接壤的能源基地以及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对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遗址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
3.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并说出其特点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特点:黄河澎湃,泥沙沉积巨大,浩荡奔涌
这些也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其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不过特点并不同
4.黄河现状和关于黄河的诗句
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
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是这个地区的牧民,而是整个流域。 在“九曲黄河第一县”的玛多,80岁的老县长拉保不断感叹“沧海桑田”。
20多年间,他亲眼目睹这个县二十多年的变化。 1966至1984年,拉保担任黄河源头的青海省玛多县县长。
1979到1982年,玛多是中国最好的草场,一跃成为全国首富县。现在由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玛多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
“30年前,因为黄河水太多,县城周围都是湿地,玛多县城搬迁一次。”拉保说,“现在,它面临第二次搬迁———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全县吃水成了问题。”
全球气候的变暖,是黄河源头以至长江源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一点,老县长拉保也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蛛丝马迹,“现在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和。
过去我们在冬天都要穿厚厚的棉毡衣,而现在穿一件绒衣就能过冬了。”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鲁安新博士说,在未来25年内,青藏高原的温度将会上升1.4摄氏度。
如果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持续下去的话,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仅是一地区的牧民,而是整个流域。
今年6月,鲁安新考察了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山。25年前,中外冰川学家在这里设置了冰川观测点。
博士目测,25年之间,冰川已退缩了近1公里。 阿尼玛卿山是藏族的四大神山之一,山中孕育着千万年来的积雪和冰川。
这些冰川占黄河源区冰川总面积的96%。每年夏天,雪冰融化,汇成水晶细流,为黄河源源不断地补充水源。
冰川十分敏感,即便是微小的温度变化也能引起冰川的变化,因此通过长时间观测冰川,可以获得有力证据证明气候变化的趋势。 如果按照英国哈德利中心(Hadley Center)的预测,到2100年,青藏高原的温度将比现在升高2-3.6摄氏度。
粗略估算,到2050年,中国西北部的冰川将有超过一半彻底消失。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目前冰川年融水径流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姚檀栋说,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的冰川,由于气候不断变暖,上世纪中叶以来,大多数处于强烈退缩状态,一些曾经前进或稳定的冰川,也随着气候变暖加剧而转为后退。 冰崩 从长期来看,冰川消退会导致世界主要河流从源头开始变得干涸。
而从短期来看,气候变化和冰川退缩还会引发其他灾害。 在鲁安新探查冰川的路上,许多当地人以为他们是冲着“大雪崩”去的。
2004年3月18日,阿尼玛卿山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雪崩”,超过2640公顷秋季草场顷刻间被毁。 在“雪崩”现场,所有的考察人员都被惊呆:绿油油的草场犹如骤然被一座巨型煤矿所覆盖。
各处散落着黑色的岩石和砾石,在脚下,山坡上,沟壑中到处都是,好像经历过一次火山喷发。鲁安新给了一个更加令人吃惊的结论,他认为这并不是一次雪崩,而是一次“冰崩”。
气温的迅速上升引发冰川迅速融化,不同的部分融化的速度不同,因此整个冰川的压力分布极为不均。此外,阿尼玛卿山西侧陡峭的地质特征加剧了冰川退缩带来的危险,引发了最终的崩塌。
崩塌时威力巨大,夹杂着庞大体积的积雪和黑色冰碛物的冰川直削下来,甚至将山体的一部分也撕扯了下来。直到14个月后,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留下的余威仍然让到访者心有余悸。
然而,滑落的冰川与冰碛物在清水河、权隆河、达玛曲河汇入的曲什安河的河谷处,形成横向5公里、纵向3公里、平均厚度300米的冰雪大坝,将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因为上游不断补水,这个湖泊的面积每天都在扩大;与此同时,由砾石和冰川碎屑组成的冰碛坝也每天都在松动。
坝体本身松散而多孔,而且其中冰冻部分由于温度上升和水浪冲击,融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三条突出的冰碛边缘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裂缝,甚至能听到冰缝裂开的声音。
小块岩石和冰的碎片不断从坝上脱落,滑入湖中。坝体最低处仅仅比水面高5米,一阵暴雨或者气温陡升造成的加速融化就能让这条千疮百孔的堤坝彻底决口。
今年7月,这个堰塞湖终于“轰”的一声倒塌,河水奔泄而出,冲走一些房屋和牲畜,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冻土不再 在离花石峡镇59公里的地方,鲁安新博士抬手一指,“看那条沟!我们现在已经在冻土地带了。”
在黄河源区冻土分布十分广泛,但厚度很薄。因此,这里的多年冻土更容易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
一旦有一片地下冰融化,在地面上就会形成一条沟渠。之后,地表土的温度平衡被打破,沟渠不断扩大,两侧消融得越来越快,形成所谓的冻融滑塌。
鲁安新说,最近20年中,黄河源区的多年冻土在大规模消退,主要表现为土地平均温度升高,活动层加深以及多年冻土下界升高等方面。 在214国道上的一个岔口,考察队看到了一座废弃的住所。
中间有一个院落,四周有16间房屋。所有的墙上布满了既长且深的裂缝,有一些甚至开始倾斜。
冻土层融化直接影响到房屋地基的牢固,因此墙体倾斜开裂。由于地基融化松动而废弃的房屋在该区域随处可。
5.黄河流域地势呈现什么特点
黄河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逐级下降,高差悬殊, 地形上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青藏高原,海拔 3000米以上,其南部的巴颜喀拉山脉构成与长江的分水岭。第二级阶梯 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1000 ~ 2000米,包含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 原、黄土高原和汾渭盆地等较大的地貌单元。
许多复杂的气象、水文、泥沙现象多出现在这一地带。第三级阶梯从太行山脉以东至渤海,由黄 河下游冲积平原和鲁中南山地丘陵组成。
冲积扇的顶部位于沁河口一带, 海拔100米左右。鲁中南山地丘陵由泰山、鲁山和蒙山组成,一般海拔为 200 ~ 500 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东莞市润德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10-26 广告
2019-10-26 广告
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东莞市润德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