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理脾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简单区分了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也告诉大家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要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必须维护脾胃功能的健旺。那么,如何判断脾胃功能是否健运?又该怎样调理脾胃呢?
这是一个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话题。既然小可本着科普的前提写文,就不能连篇累牍照搬教材。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比如病机,比如开方施药等就不详述了。大家只要了解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疾病,可以做些什么来进行自我调护和保健。作为一个曾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医务人员,我深刻了解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有多么忙累,大多数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给每一个病人进行太过详细的解说。我也充分理解作为病人,往往希望得到医生更多的解释和宽慰,这正是我撰写科普文章的初衷。倘若我的文章能提供一点点帮助,那便足够。
言归正传。
我们之所以常把脾和胃一并言之,是因为中医学中脾和胃互为表里,均与消化吸收有关,生理病理互相影响,二者协同合作保证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
外邪侵袭(寒、湿、热等)、饮食因素(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情志所伤(如:思虑过度)、劳倦失调是脾胃病的主要原因。
脾病:腹胀腹痛、食欲下降、便溏、痰饮、水肿、泄泻、神疲乏力、眩晕、少气懒言、内脏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肌肉消瘦、浮肿、四肢痿废、口淡无味、口甜、口腻。
胃病:食少、胃脘胀痛、呕吐、呃逆、嗳气、厌食、嗳腐吞酸、消谷善饥(多食易饥)。
脾病和胃病的中医主要证型归纳如下。之所以一一列举,是因为我们常说的脾胃不好,其实远远不是一言可以概之的,很多时候我们用了各种方法调理却不效很可能是没有对症。中医治病与西医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医是辨证论治,治疗的更多是证,而非西医的病。
1.寒湿困脾证
[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其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或沉细。
2.湿热蕴脾证
[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而不爽,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见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3.脾(胃)气虚证
[临床表现]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4.脾虚气陷证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常伴见气短乏力,倦怠懒言,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5.脾(胃)阳虚证
[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少气神疲乏力,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6.脾不统血证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并见出血,或便血、溺血,或衄血、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舌淡,脉细无力。
7.寒滞胃脘证
[临床表现] 脘部冷痛,痛势暴急,遇寒加剧,得温则减,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面白或青,肢冷不温,舌苔白润,脉弦或沉紧。
8.胃热炽盛证
[临床表现] 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见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9.食滞胃肠证
[临床表现]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肠鸣腹痛,泻下不爽,便臭如败卵,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10.血瘀胃脘证
[临床表现] 胃脘痛如针刺,固定不移,痛处拒按,疼痛于进食后增剧,食少,消瘦,或有吐血,或大便黑色,舌色紫暗有瘀斑,脉涩。
11.胃阴虚证
[临床表现]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而数。
(一)饮食调理:
1.均衡膳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饭后不宜立即躺下休息,也不宜立即工作。
2.不吃或少吃夜宵。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夜间进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易导致结石、营养过剩;也易诱发冠心病、糖尿病等;睡前进食,还容易诱发失眠。如果一定要吃宵夜才能入眠,最好在睡前2小时吃完,并避免油脂高的食物。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喝一杯低脂牛奶、清淡的汤面或粥、燕麦片等。
3.少油炸、少腌制、少生冷、少辣。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
4.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进食八分饱是最好的状态。
5.服药者宜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胃肠道不适。
(二)情志调理:
脾在志为思,故思虑过度易伤脾,从而影响脾之运化功能,脾失健运便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等症状。西医研究亦表明情绪变化可引发胃肠功能的改变。所以调理脾胃,首先要调整好心情,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三)生活规律,健康作息: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持健康体魄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强脾胃功能。最好选择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可以常做一些类似太极、八段锦、五禽戏、扇舞等具有中医养气功能的运动。此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避免寒湿等外邪侵袭。
(四)中成药:
很多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并不愿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往往去药店自行购药解决。倘若正好用对药物,不适症状能得到缓解。倘若药物使用不当,不仅病痛得不到缓解,更会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药店很多营销人员并非药师,更不是医师,纯粹依靠药品说明书来推销导购,和超市卖香皂牙膏是一样的模式,哪里谈得上诊病治病。可有人竟愿意相信他们,而不相信医生。真不知是病人的悲哀,医生的悲哀,还是医疗制度的悲哀?!
虽然我写了中成药这个标题,但其实并不打算具体介绍。只是想告诉大家,很多中成药具有调理脾胃的功能,比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理中丸,藿香正气水等等,对于相应证候确有良效。上周某日,我不慎感寒,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吐泻四次,痛苦不堪,喝了一支藿香正气水后,到六点就只吐泻了两次。起床后再喝了一支,整天就没有再出现吐泻症状。所以,很多人反映吃这个药没用那个药没用,其实是没有对症。
但是,中成药毕竟是成药,成分剂量固定,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疾病。如有需要,还是建议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五)其他方法:
1.几种简单常用的艾灸穴位治疗方法:
(1)足三里灸:
部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方法:灸足三里穴10~1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调理脾胃、调理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2)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灸:
部位:神阙穴,即肚脐,位于脐窝正中;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半处;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方法:每天艾灸10~15分钟。
作用: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肠。
(3)艾灸中脘穴:
部位: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
方法: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
作用: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灸疗可改善胃疾。
2.按揉腹部:
方法:平卧,屈膝,以肚脐为中心,左右两手交叠置于肚脐部位,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数十上百次,范围由小到大,逐渐扩大至全腹。再做提肛运动十次。早起晚睡时可各按摩一次。
3.点按中脘穴:
位置: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方法: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作用: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
说了这么多,其实调理脾胃自我调护比用药更为重要。就好像很多人都想减肥,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光靠药物岂能有用?但也切不可讳疾忌医,许多严重疾病光靠自我调护远远不够,还是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才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这是一个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话题。既然小可本着科普的前提写文,就不能连篇累牍照搬教材。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比如病机,比如开方施药等就不详述了。大家只要了解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疾病,可以做些什么来进行自我调护和保健。作为一个曾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医务人员,我深刻了解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有多么忙累,大多数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给每一个病人进行太过详细的解说。我也充分理解作为病人,往往希望得到医生更多的解释和宽慰,这正是我撰写科普文章的初衷。倘若我的文章能提供一点点帮助,那便足够。
言归正传。
我们之所以常把脾和胃一并言之,是因为中医学中脾和胃互为表里,均与消化吸收有关,生理病理互相影响,二者协同合作保证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
外邪侵袭(寒、湿、热等)、饮食因素(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情志所伤(如:思虑过度)、劳倦失调是脾胃病的主要原因。
脾病:腹胀腹痛、食欲下降、便溏、痰饮、水肿、泄泻、神疲乏力、眩晕、少气懒言、内脏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肌肉消瘦、浮肿、四肢痿废、口淡无味、口甜、口腻。
胃病:食少、胃脘胀痛、呕吐、呃逆、嗳气、厌食、嗳腐吞酸、消谷善饥(多食易饥)。
脾病和胃病的中医主要证型归纳如下。之所以一一列举,是因为我们常说的脾胃不好,其实远远不是一言可以概之的,很多时候我们用了各种方法调理却不效很可能是没有对症。中医治病与西医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医是辨证论治,治疗的更多是证,而非西医的病。
1.寒湿困脾证
[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其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或沉细。
2.湿热蕴脾证
[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而不爽,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见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3.脾(胃)气虚证
[临床表现]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4.脾虚气陷证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常伴见气短乏力,倦怠懒言,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5.脾(胃)阳虚证
[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少气神疲乏力,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6.脾不统血证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并见出血,或便血、溺血,或衄血、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舌淡,脉细无力。
7.寒滞胃脘证
[临床表现] 脘部冷痛,痛势暴急,遇寒加剧,得温则减,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面白或青,肢冷不温,舌苔白润,脉弦或沉紧。
8.胃热炽盛证
[临床表现] 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见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9.食滞胃肠证
[临床表现]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肠鸣腹痛,泻下不爽,便臭如败卵,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10.血瘀胃脘证
[临床表现] 胃脘痛如针刺,固定不移,痛处拒按,疼痛于进食后增剧,食少,消瘦,或有吐血,或大便黑色,舌色紫暗有瘀斑,脉涩。
11.胃阴虚证
[临床表现]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而数。
(一)饮食调理:
1.均衡膳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饭后不宜立即躺下休息,也不宜立即工作。
2.不吃或少吃夜宵。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夜间进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易导致结石、营养过剩;也易诱发冠心病、糖尿病等;睡前进食,还容易诱发失眠。如果一定要吃宵夜才能入眠,最好在睡前2小时吃完,并避免油脂高的食物。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喝一杯低脂牛奶、清淡的汤面或粥、燕麦片等。
3.少油炸、少腌制、少生冷、少辣。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
4.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进食八分饱是最好的状态。
5.服药者宜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胃肠道不适。
(二)情志调理:
脾在志为思,故思虑过度易伤脾,从而影响脾之运化功能,脾失健运便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等症状。西医研究亦表明情绪变化可引发胃肠功能的改变。所以调理脾胃,首先要调整好心情,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三)生活规律,健康作息: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持健康体魄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强脾胃功能。最好选择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可以常做一些类似太极、八段锦、五禽戏、扇舞等具有中医养气功能的运动。此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避免寒湿等外邪侵袭。
(四)中成药:
很多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并不愿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往往去药店自行购药解决。倘若正好用对药物,不适症状能得到缓解。倘若药物使用不当,不仅病痛得不到缓解,更会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药店很多营销人员并非药师,更不是医师,纯粹依靠药品说明书来推销导购,和超市卖香皂牙膏是一样的模式,哪里谈得上诊病治病。可有人竟愿意相信他们,而不相信医生。真不知是病人的悲哀,医生的悲哀,还是医疗制度的悲哀?!
虽然我写了中成药这个标题,但其实并不打算具体介绍。只是想告诉大家,很多中成药具有调理脾胃的功能,比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理中丸,藿香正气水等等,对于相应证候确有良效。上周某日,我不慎感寒,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吐泻四次,痛苦不堪,喝了一支藿香正气水后,到六点就只吐泻了两次。起床后再喝了一支,整天就没有再出现吐泻症状。所以,很多人反映吃这个药没用那个药没用,其实是没有对症。
但是,中成药毕竟是成药,成分剂量固定,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疾病。如有需要,还是建议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五)其他方法:
1.几种简单常用的艾灸穴位治疗方法:
(1)足三里灸:
部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方法:灸足三里穴10~1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调理脾胃、调理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2)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灸:
部位:神阙穴,即肚脐,位于脐窝正中;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半处;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方法:每天艾灸10~15分钟。
作用: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肠。
(3)艾灸中脘穴:
部位: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
方法: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
作用: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灸疗可改善胃疾。
2.按揉腹部:
方法:平卧,屈膝,以肚脐为中心,左右两手交叠置于肚脐部位,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数十上百次,范围由小到大,逐渐扩大至全腹。再做提肛运动十次。早起晚睡时可各按摩一次。
3.点按中脘穴:
位置: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方法: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作用: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
说了这么多,其实调理脾胃自我调护比用药更为重要。就好像很多人都想减肥,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光靠药物岂能有用?但也切不可讳疾忌医,许多严重疾病光靠自我调护远远不够,还是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才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