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为什么叫做语文?
语文为什么叫作语文?
💡 语文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语文”一词最早源自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编写中小学教科书之时。叶圣陶先生曾说“文本于语,不可偏指”,认为“语文”的本质涵义是语言。“语”是口头语言,“文” 是书面语言,“语文”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这里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个体的“言语”。
“语文”就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因为,听说读写属于语言的运用,所以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语文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 语文的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语文是指社会语文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生活的自然状态下,通过直观的、直接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感知而获得自然状态和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一种没有一定模式和顺序的潜移默化的传承活动。
狭义的语文仅仅限于学校,专指语文课堂上进行的语文教学,是有明确目的、有组织、按一定结构连续不断有序进行的自觉状态下的教育活动。
· 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
💡 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
在中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科内容都是用汉字编写的,而汉字属于语文内容的一部分。如果个体不识字,则无法阅读相关科目的内容。个体的语言理解能力将通过语文学习得到训练。如果一个人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将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 语文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工具
事实上,人们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在用语文,而不是只在课堂上、考试中才用语文。我们之所以只把课本——《语文》,看作是语文,是因为我们把语文的内涵,包括汉语的内容窄化了。汉语,包括广州话、普通话、客家话等等,所以,广义上说,每个人出生后所学习的母语,就是语文。
💡 语文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从文学文化的熏陶来说,语文沟通古今、沟通中外。里面有对秦砖汉瓦的向往、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对《红楼梦》的痴情、对《西游记》的迷恋,有大漠孤烟的雄浑、有小桥流水的婉约,还有我们现在对外“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道之行,语言为先。因为它是载体,从语言来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都是语文课的内容。语文能让我们与精英对话、与先贤对话。
综上所述,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新时代的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让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宽阔的知识面、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说到语文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了吧(折磨了我十年寒窗能不熟嘛)。
但是大家有想过语文为啥叫语文吗?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奇怪,因为大家潜意识里认为语文就是语文,从小就是这么叫的,但自己学了这么多年好像还真不知道语文为什么叫语文(哈哈有没有感觉这么多年语文发现真的白学了)。
但其实这其中还是有一些门道滴~
秉持着探索一件事情先对它进行溯源的观点,我们不妨先从语文这个词的诞生开始说起:
“语文”,这个词诞生于1887年,在1950年时被用作了一门功课的名称,同时,这个词诞生了一个新的义项:“语文课程”,但这个义项被忽视了,于是,在生活中,诱发了“两个语文”,一是作为词语的“语文”,一是作为课程讲的“语文”这里两个词是不一样的,但不妨碍我们分开讨论。
首先第一种语文
什么叫语文?叶圣陶曾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所以说,我们可以理解成,语文语文,语出文字来,说出话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思想的碰撞。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用来达到某个目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不能凭空想。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然后说第二种语文
其实就是我们的语文课程,只不过几百年来大家习惯了叫它语文,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
当然,语文课程发展到现代也有了更加完备的解释: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的统称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现在你明白了吗,语文为啥叫语文,因为它随人类思想的交流而存在也随文化的传承学习命名。
语文有着多重含义。
语,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吾,意味着自己通过语言和他人交流,或者书写在文字载体上,有着说话,语句,语序,语论,和他人交流的技巧,书写的技巧等。
文,通常指文章,文学,文化,甚至是文明。
语文,就是指有技巧,有感情的将自己想说的话,想描绘的事物通过某种载体传达给他人或者世人,甚至是后人。
首先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学其实是我们目前绝大多数人所学的语文中能最直接明了地感受到的。课本打开后就是来自古今中外的一篇篇的文章,或许是晦涩难懂的散文,或许是曲折离奇的小说,又或者是气贯长虹的诗词,它们或多或少给予了我们一些枯燥学习中的少有的惊喜和乐趣,也是带领我们走进文学世界的最好领路人,让我们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的喜怒哀乐,也使我们了解到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其次是语言技巧。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也就意味着有人能灵活熟练地运用这个工具,有人只能用来简单交流,但是往往能熟练运用语言工具的人能在为人处事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层含义,学习语文,也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这个工具,提升我们为人处世的能力,为人处世又往往于情商挂钩,这就是为什么情商高的人通常语文学习不差,语文能力的提升也丰富了人的思维方式。
最后即是文化。中华民族的汉字,是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血液,它应该流动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身体中,语文不仅仅是文章,文学,交流技巧,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提到中国人,就想起汉字,提到汉字就想起中国人,想起中华文明,语文,是最重要的科目,是传承文明不可缺失的学科。语文,将十几亿人民牢牢链接在了一起,从古至今。
望采纳
语文课则是一门学科,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