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期间是哪几年?
“十一五”期间是2006年—2010年 。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具有转折性意义。
“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六个必须”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实施背景
“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中国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与“十五”计划时期比较类似,但是在许多方面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国际上,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加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与此同时,可能造成国内经济波动的因素也在增加,给我国的经济主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立足于中国国情,融入全球化浪潮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国内,虽然社会经济大环境良好,但是社会矛盾相应凸显,例如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城乡区域发展差异亟待解决,“三农”问题突出,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都考验着和谐社会的建设,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改革的途径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