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有趣的数学科普小知识如下:
一、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二、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三、莫比乌斯环
莫比乌斯环是一种拓扑学结构,它只有一个面和一个边界。可以用一根纸条扭转成180度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就形成了莫比乌斯环。
莫比乌斯环沿着中线剪开,第一次,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环;第二次及以后,每次都会得到两个互相嵌套的环。中间永远不会断开,这也是莫比乌斯环的神奇之处。
四、克莱因瓶
在1882年,著名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克莱因瓶。克莱因瓶就像是一个瓶子,但是它没有瓶底,它的瓶颈被拉长,然后似乎是穿过了瓶壁,最后瓶颈和瓶底圈连在了一起。有趣的是,如果把克莱因瓶沿着它的对称线切下去,竟会得到两个莫比乌斯环。
五、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提出者是毕达哥拉斯。
有一次,毕达哥拉斯路过铁匠作坊,被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迷住了。为了揭开这些声音的秘密,他测量了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它们存在着十分和谐的比例关系。回家后,他取出一根线,分为两段,反复比较,最后认定1:0.618的比例最为优美。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2.“猴年马月”是何时?
“猴年马月”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是一件事情遥遥无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泛指不可知的年月。其实在干支纪年中,“猴年马月”是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它每隔十二年出现一次,比如 2016 年和 2028 年的农历五月都是“猴年马月”。
3.身份证号码的含意:身份证号码的前 6 位数字代表我们户口的所在地,其中第 1 位数字表示地区,比如 1 代表华北,2 代表东北等 ;第 2 位数字表示户籍地所在的直辖市、省、自治区在该地区中的排位,比如在华北地区,1 代表北京市,2 代表天津市 ;第 3 ,4 位数字则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 ;第 5 ,6 位数字为县、区级政府的代码。身份证号码第 7 位到第 14 位数字表示出生的年(第 7 位到第10 位)、月(第 11,12 位)、日(第 13,14 位)。同一个区(县),遇到同年同月同日生这种情况时,就用身份证号码的第 15 位、第 16 位、第 17 位数字加以区分,我们称之为顺序码。顺序码是系统对同一地区、相同生日的人编定的顺序号。
4.为什么许多比赛计算成绩的时候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这就联系到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平均数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在个别背景下,它并不能真实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被平均”了,就属于这种情形。比如,张村有10 户人家,人均资产100 万。其实村里有个张千万,剩下9 户都是穷光蛋。这就是典型的“被平均”的例子。所以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使参赛者的得分更加客观、公正,一般是计算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的平均分,这样做可以过滤掉较为极端的分数,更真实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以上内容摘自《数学真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