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是在人们日常劳作、歌舞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中期,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按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诗经》的精华部分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收集了周南、召南等15个地方的民歌。《风》大部分是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如《关雎》《硕人》;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如《硕鼠》。《风》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体现了民歌的特色。《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通常被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关雎》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全诗通篇运用朗朗上口的叠韵和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生动性。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雅》分《大雅》和《小雅》,收集的多为贵族祭祀诗歌,有祈祷丰年的,也有歌颂祖德的。《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的《文王》就出自《大雅》;描写将士返乡的《采薇》是《小雅》中的名篇。
《采薇》全诗唱出了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全诗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感人至深。这四句,也就是上图中的四句,抒写了将士当年出征和此刻返乡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颂”——宗庙祭祀之诗歌
《颂》是宗庙祭祀的诗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清庙》全诗一章,共八句,既是赞美周文王功德的颂歌,也是西周王朝举行盛大祭祀以至其他重大活动通用的舞曲。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