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

 我来答
芊芊爱教育
2022-09-16 · 活到老,学到老,芊芊每天教你新知识
芊芊爱教育
采纳数:2401 获赞数:37205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意思是: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三、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论语·为政》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二、赏析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三、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先祖为宋国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绍育S5
2023-08-27 · 超过1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3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2.5万
展开全部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谓“三十而立”,是指人在三十岁时能够独立、自主,能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正确把握自己的方向。所谓“四十而不惑”,是指人到了四十岁,已经见多识广,对事物有清晰的认识,不致于被假象所迷惑。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是指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能认识并掌握自己的命运。所谓“六十而耳顺”,是指人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声音,不致于偏信一方。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指人到了七十岁,无论做什么,都能合乎规矩,不会超越规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事通小潘潘
2023-08-28 · 超过3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是中国古代的一句成语,形容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心态和生活态度。

  • "三十而立" 意指在人生30岁左右,应该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事业基础,能够为人立业、养家糊口,担当起社会责任。

  • "四十而不惑" 意思是在40岁左右,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不再迷惑于世事繁杂,对自己的目标和生活有更清晰的认识。

  • "五十而知天命" 意味着在50岁左右,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余生,明白人生的方向和追求。

这句成语强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目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智慧,以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和变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