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篇文言文最难翻译
1. 世上最难的文言文翻译
恐怕是屈原的离骚吧 追问: 那你翻译试试 回答: 原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翻译:我一面擦泪一面长叹, 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原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翻译:我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 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 原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翻译:他们既诽谤我佩带蕙草,又指责我采集苗兰。 原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 虽然死九次我也不后悔。 原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翻译:我埋怨王上太肆无忌惮, 始终不考虑人民的情感。 原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翻译: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造谣诬蔑说我放荡不羁。 原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翻译:庸俗之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 他们违反规矩,改变措施, 原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翻译:违背标准,追求邪曲,争着取悦于人成为法度。
原句: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翻译:我忧愁抑郁失志无聊, 现在我多么孤独穷困! 原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翻译:我宁愿马上死去魂离魄散, 也不愿采取这种态度取悦于人。 原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翻译:雄鹰不与燕雀同群,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原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翻译:方与圆怎能互相配合? 志向不同怎能彼此相安? 原句: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翻译:只好暂时委屈心志,抑制感情, 忍受责怪,容忍咒骂。 原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翻译:保持清白,死于直道, 这本是前圣所称道。 原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我后悔没有仔细观察道路, 长久站立后我又反回。 原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翻译:我调转车子走回原路, 趁我迷途还不太远的时候。 原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翻译:我牵着马在滋生兰草的水边漫步, 跑上椒木林立的小山稍事停留。 原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翻译:我进仕未成反遭怨尤,不如退休重修旧服。 原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翻译:我把菱叶制成上衣, 并把荷花织就下裳。 原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翻译:没人了解我也就算了, 只要我的感情真正芳洁。 原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翻译:我把帽子高高戴上,又把佩带增得长长。 原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翻译:芳洁(贤士)与污垢(佞臣)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败。 原句: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翻译:我忽然回头纵目远眺,将往观四面遥远的地方。 原句: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翻译:我佩戴五彩缤纷华丽服饰,它散发出浓烈的芳香。 原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翻译: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 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原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虽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受到惩罚?。
2. 世上最难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我认为是赵元任的《熙戏犀》。
一丶原文: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西溪的犀牛,喜欢玩耍,席熙每天带犀出去,席熙忙着细心帮犀牛洗澡,犀牛吸着溪水喷向席熙逗他,席熙笑嘻嘻让犀牛不要闹,可是犀牛乐此不疲,就爱嬉戏。
二丶作者介绍:
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三丶代表作:
《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广西瑶歌记音》、《粤语入门》、《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读物》、《语言问题》、《通字方案》丶《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等。
3. 求一篇文言文翻译(有难度
江水又东,经西陵峡。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①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②,曾无称有山水之类也。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④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⑤。林中萧森⑥,离离蔚蔚⑦,乃在霞气云表⑧。仰瞻俯映⑨,弥习⑩弥佳,流连信宿(11),不觉忘返。目所履历(12),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13)”(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4. 最难的古文是什么啊,文言文
经常听到一些中学生提到"学文言文啦"、"老师让把这篇文言文背诵下来"、"这段文言文我不会翻译"什么的!·自己在中学的时候也是称古文为文言文的。但是"文言文"到底是什么中学生未必懂得,其实就是教他们的老师懂不懂得我也不敢肯定~!
其实把中学课本上的古文(除了古诗)称之为文言文确切的来说是不正确的!~古文就是古文,一个古代文章的统称,没有什么能代替的。文言文确切的说只不过能涵盖古代"文"和"言"(言是不是能算一种文体现代学术界都还没肯定的答案)两种文体,而我们中学课本上的被称之为"文言文"的文章,这两种文体却不多~!所以说"文言文"这个词是很不确切的!~!只不过现在称呼习惯了,大家认可了罢!~
"文言"一词最早应该出于《易经》,反正上古时期就那几本书,老词不是出自这本就是那本,无须多说。《易经·乾》里有《文言》一篇,但《易经》里的"文言"和中古以及近现代的"文言"没有相同的意思,这里就不说了。按照代表古文的习惯,"文言文"的含义应该包括"文"和"言"两部分,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成是"文学语言的文章"之类的意思,但是这又显示不出来"文言文"指古文的含义了。那我们为什么习惯把古文称之为文"文言文"呢?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古代"文"和"言"都被用做过对于某种文体的称谓,就像现在我们称呼"诗歌"、"散文"一样!以有韵的文章为"文",无韵的文章为 "笔"。至于"言"作为一种文体,最早 《文心雕龙·总术》里记载了颜延年的提法,云:" 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 。"正因为"文"与"言"都做过古代文体的称呼,这个"文言文"的称谓才和古文搭上了边!
5. 文言文翻译,难
意思是
即使只有这一点好处,原已不可不加以表彰,何况他临死时气节如此之崇高!然而他的事迹却未能大白于天下。
全文翻译是
皇祜三年,司户孔宗旦策算到侬智高一定会造反,就写信向州将陈珙报告。陈珙没有听从,宗旦劝说不止。陈珙怒斥他:“司户发疯了吗?”皇祜四年,侬智高越过了横山寨,掠取了寨里人,凭借寨中的仓库赈济百姓。宗旦又告诫说:“事情危急了,不能不防御啊!”陈珙又不听从。宗旦对陈珙,书面告诫共有七次,口头告诫多得数不清楚。宗旦估计陈珙终究不会接受自己的意见,就把家人送去桂州避难,说:“我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去,我的亲人不必要与我一起死在这里。”他的家人走了二天后,侬智高果然造反,城中将士都响应他。宗旦仍然奋力守住南门,并写信向邻近州县讨救兵,想抵挡侬智高。城破,侬智高抓住了宗旦很高兴,想任用他。宗旦怒道:“反贼!你现在马上就要死了,我岂能受此污辱!”骂不住口。侬智高思量终究不能降服他,就杀了他。
当初,假如宗旦的话不被废弃,那么邕州的战祸就一定不会发生;发生了战祸而我方有所防备,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大事。即使只有这一点好处,原已不可不加以表彰,何况他临死时气节如此之崇高!然而他的事迹却未能大白于天下。最近见到朝廷优宠封赠对南方用兵以来尽节死难的臣子的名单,宗旦却独独不在其中。即使宗旦当初不讲一句话,仅仅贼兵到来时能宁死不离职守,本已不可不给予奖赏。因为在事先作好防备,保全城池与人民,应该是陈珙的责任,而不是宗旦的事情。现在随意地判定他与陈珙同罪,既忘记了他的忠言,又辜负了他的高节。治理天下的人,本应赏善罚恶;作为君子,则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乐于成全他人的好事。难道应当像现在这样处置吗?至于南方的战争,最终发展到了失陷十余州,军队覆没,将吏被杀,人民丧命,国家耗尽财力的地步,不是因为事发之前没有迹象,祸起突然无法应付。内外上下的官吏在战祸将起之时没有不知道的,但他们有的隐瞒不说,有的疏忽无备,苟且偷安,互相推诿,发展到了无法抵御的地步。有一个事先敢说的,又被世人欺蒙埋没,让他与罪人受同样的惩罚,对于天下大事,难道还有谁肯说呢!
听说宗旦不单单写信告诫陈珙,凡是当时在广东西路任转运使的,宗旦都一一告诫过他们。现在,他们既没有听宗旦之言,又害怕连累自己,一定不肯再说“宗旦已经告诫过我”了。对于治理天下的人来说,既使万事已经整治好了,天下已经安定,尚且必须力开言路,以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何况天下的事情,可忧虑的还很多,而当前的弊病,没有比人们不能说话和不肯说话,有的甚至不敢说话更大的了。这样看来,宗旦的事迹,怎么可以不急切地让天下人看到和听到,表彰赞扬他,来震动当世呢!
6. 搜集两句最难翻译的文言文及其翻译、语文老师总找偏的怪的考我们、
羿裔熠邑彝》 羿裔熠,邑彝,义医,艺诣。
熠姨遗一裔伊,伊仪迤,衣旖,异奕矣。 熠意伊矣,易衣以贻伊,伊遗衣,衣异衣以意异熠,熠抑矣。
伊驿邑,弋一翳,弈毅。毅仪奕,诣弈,衣异,意逸。
毅诣伊,益伊,伊怡,已臆毅矣,毅亦怡伊。 翌,伊亦弈毅。
毅以蜴贻伊,伊亦贻衣以毅。 伊疫,呓毅,癔异矣,倚椅咿咿,毅亦咿咿。
毅诣熠,意以熠,议熠医伊,熠懿毅,意役毅逸。毅以熠宜伊,翼逸。
熠驿邑以医伊,疑伊胰痍,以蚁医伊,伊遗异,溢,伊咦。熠移伊,刈薏以医,伊益矣。
伊忆毅,亦呓毅矣,熠意伊毅已逸,熠意役伊。伊异,噫,缢。
熠癔,亦缢。 《饥鸡集矶记》 唧唧鸡,鸡唧唧。
几鸡挤挤集矶脊。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击及鲫。
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机疾极,鲫极悸,挤集矶级际。
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既饥,即唧唧 《熙戏犀》 赵元任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
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
惜犀嘶嘶喜袭熙。 > 于瑜欲渔,遇余于寓。
语余:“余欲渔于渝淤,与余渔渝欤?”余语与瑜:“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余与于瑜遇俞禹于俞寓,逾俞隅,欲鬻玉于俞,遇雨,雨逾俞宇。
余语于瑜:“余欲渔于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渔欤?鬻玉欤?”于瑜与余御雨于俞寓,俞鬻玉于余禹,雨愈,余与于瑜踽踽逾俞宇,渔于渝淤。
7. 急求最难翻译的文言文
原文: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
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
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翻译: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一带某个官员做妻子。
王翱的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固执地不让走,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呢?”女儿捎话给母亲。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
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乘车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第。毕竟没有给女胥调职。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太监某人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
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洒泪送别,赠送王翱四枚大珠。 王翱坚决推辞。
太监抽泣着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
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寻找太监的继承人,找到他的两个侄子。
王翱慰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
二人心里盘算,王翱无法办到,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心意罢了。便都表面上答应说:“行。”
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 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买房契约,开出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翱。
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只见)原来封好的记号依然是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