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1、一般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显。
民国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窑厂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
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
2、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
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3、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4、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
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扩展资料
民国瓷器指的是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
民国瓷器现在已经是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
民国时生产瓷器厂家众多,内中应特别注意“江西瓷业公司”。
它的前身是明清御厂窑,有深厚的工艺技术基础,因此烧造的瓷器均有相当高的水准,民间戏称其为:“蒋介石官窑”。
近些年来民国瓷器精品已经在悄悄地升温了。
主要是因为民国瓷器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
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已在不动声色地把平常人仍视为杂货的民国瓷器悄悄地纳入怀中收藏了起来,等待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