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济公的原型原来是他!民间疯癫和尚成传奇
1985年的电视剧《济公》,是很多人小时候与《西游记》并列的美好回忆,一首“鞋儿破、帽儿破”,让一个民间传奇的疯癫和尚一下子变得妇孺皆知,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活佛"的济公。济公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不得而知;但你一定没有想到过,济公的原型跟南京有着多么大的渊源。
济公的原型,就是南北朝时期金陵的高僧宝志大和尚!时至今日,还知道宝志和尚的南京人寥寥无几,然而宝志和尚留在南京的印迹和故事至今历历在目;灵谷寺往西北走200多米就是宝公塔,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建造明孝陵毁坟无数,唯独将宝公塔很尊敬从独龙阜一带迁移至此;宝公塔南边有一大名鼎鼎的【三绝碑】,所谓三绝,乃是一块碑上,同时有诗仙李白的诗、画师巨匠吴道子的画和书圣颜真卿的书法!如此文化盛况在一块碑上同时出现,可以说是旷古罕见独一份,足以展示宝志和尚在历史上的地位。
既然是济公活佛的原型,那么如你所想,宝志和尚一定不是正常人也。据说宝志年少出家,随师傅修习禅业,一向恭谨勤奋,到宋太始初年(465―471年)却忽然变得行迹怪异起来,几寸长的头发蓬乱如草,却不梳不剃;常常一连几天不吃饭也不饥饿;跟别人说的话往往没头没脑,人们开始很难理解其含义,后来则都被事实所验证;时常作诗,但语言像谶言咒语一样难懂,却分明是一种预兆,于是名气越来越大,江东的人士与俗民百姓都对他礼敬有加,纷纷拜他为师。
封建君主社会,名气太大意味着祸事临头,后来的齐武帝萧赜见他影响日广,便以欺诈、迷惑百姓的罪名将他收在狱中。不料,有个狱吏第二天就在闹市中看见宝志与人说笑,回到牢里却见宝志仍在打坐;不久,景阳山上又出现了个宝志,与七个僧人在一起谈佛论道,齐武帝大怒,令人去寻找,却最后发现原来宝志和尚是分身三处过的夜!经过此事,齐武帝发现他果真不是凡人,便将他迎入宫中好生求教。
宝志和尚整日出门前都要扛着一根锡杖,杖头挂着剪刀和镜子,或者挂一两匹布帛,被人嘲笑也不以为意。时过境迁之后,人们发现,宝志提着的杖头上所挂的刀、尺、拂,其实就是用谐音暗示这他所经历的三个朝代:刀切削整齐,预言齐朝;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拂可掸尘,预言陈朝。
宝公曾借神力给齐武帝,让他看到了武帝父亲高帝在地狱之中受刀锥之苦的情形,从而让齐武帝废除了刀锥之刑;梁武帝时候,常与之谈论佛经义理,有一次,帝问:“国有难否?”宝志自指喉及颈,后来果然发生候景之乱;梁武帝曾让张僧繇为宝志画像,宝志抓破面门,显出十二面观音相,形象或慈或威,僧繇端详许久,竟无法下笔;达摩刚到中国先见了梁武帝,但是话不投机,于是达摩一苇渡江就去了拓跋魏,宝志和尚对梁武帝说你把他放走太可惜了,将来会后悔的。梁武帝说我十万大军追他回来,他说你把全国的人追也追不回来了,这个因缘错过就是错过了。
宝志有一次与梁武帝登钟山,指着独龙岗说:“地为阴宅,则永其后。”梁武帝问:“谁当得之?”宝志答:“先行者当得之。”天监十三年冬有一天,他忽移寺内金刚像出置户外,对人说:“菩萨当去。”几日后,便于华林园佛堂内无疾而终,尸体柔软而有异香,面貌光亮愉悦,时年九十七。于是梁武帝厚加殡送,敕葬钟山独龙之阜,建五级浮图于其上,梁武帝亲临致奠之时,抬头看见观音大士在云间显身微笑。
如今人们只记得民间济公的种种奇闻异事,却忘记了史书所载宝志和尚的其人其事,实在是有些遗憾;不过庆幸的是,当年宝志和尚在南京东郊,看见华山巍然,状若莲花,于是心念一动,结茅为庵传经授道,从此华山改名为宝华山!从此宝华山为世人所知并流传至今,成为律宗第一名山!这也算是宝志和尚身后的一种传承不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