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有哪些技巧?

 我来答
好声音1718
2022-07-09 · TA获得超过65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7.6万
展开全部
摘要:本文从学生对写景状物散文主旨把握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理不清结构层次,抓不住景物特征,把握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观揣测,套用术语,概括不全。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思路和方法:1、明关系:景因情生;2、理思路:走好三步;3、抓特征:触摸脉搏。

关键词:写景状物散文;主旨把握

一、目的意义

在各类散文样式中,写景状物散文最具美质也最难读懂,它经常成为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作品的命题选本。研究关于此类散文主旨把握的问题,出于以下目的:1、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特点和一般创作思路。2、快速理清思路,把握结构,了解主要内容,抓住景物特征,扎实提高阅读能力。3、明确主旨和材料(景物、人事)、主旨和思路的关系,以景物和思路为突破口,探讨和把握主旨。研究的意义在于:1、引导学生在正确把握主旨的基础上,揣摩命题意图,找准答题方向,实现全面正确答题,切实提高解题能力。2、把写景状物类散文主旨解读复习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为高考散文复习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二、现状分析

除了文学功底较好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对写景状物散文普遍怀有畏惧心理,阅读能力较弱,解题无从下手,大致表现为两方面:

1、理不清结构层次,抓不住景物特征,把握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2007年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文章共17段,每段字不多,语言诗化,行文貌似杂乱。先看开头4段:先写落叶带来秋愁,再说“落叶没有哀愁”,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觉得前后似乎矛盾又缺乏勾连。下文作者由落叶联想到家乡的老树、炊烟、山崖、屋檐、母亲等,无法将落叶与我、家乡的景物和母亲联系起来,摸不准文章的意脉,对落叶的内涵难以作出正确的解读,文章主旨也把握不准。又如2008全国卷Ⅰ《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对第一问,有些学生仅凭“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诗句作主观理解,认为作者想借郭小川的诗歌表达对古阳关最终消逝的释怀,进而赞美今阳关的美丽富饶。明显,学生没有真正把握文章结构、古阳关特点和作者情感,犯了断章取义之大忌。联系上文,作者认为“他们(将军和士兵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哲思与诗情,说明古阳关也具有苍凉美,也应该热烈赞美;再结合最后一段蕴含豪情的语句,便可得出正确答案: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及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2、主观揣测,套用术语,概括不全。

例如2007年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把握材料和主旨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可是,有些学生只抓住了“戈壁石”美的特点,没有好好把握此段内容和上下文及主旨之间的关系,主观揣测,概括不全,结果只答出“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大西北的美丽”。其实,上文以“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表现了大西北的顽强不屈、粗犷坚韧,下文以“美丽诱人、“呼喊我”的“戈壁石”,再次突出大西北特点,表现文章主旨,故答案如下: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大西北的美丽。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又如2007年广东卷《泥泞》。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本题侧重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行文思路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部分考生答作“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这样的回答显然很笼统,对文章主体(泥泞)的把握不够明确,有盲目套用术语之嫌。文章开头描写雪,是为了突出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正确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三、思路和方法

为引导学生如何把握主旨,迅速地读懂文章,下面谈谈关于主旨把握的一些思路方法,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1、明关系:景因情生

散文总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指的是谋篇、选材、技巧、语言等,“神”指的是思想感情,即主旨。虽然散文结构灵活多变,材料五花八门,技巧不拘一格,语言风格各异,但是主旨是唯一不变的。并且,主旨与谋篇、选材、技巧等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或者说,作者选择什么材料、技巧,如何谋篇布局,必须服从于主旨的需要。就写景状物类散文来说,景因情生,景随情变,情景关系十分紧密。作者选择的景物和人事,一定关照着他内在的情感和感悟。一篇优秀的写景状物类散文,其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断连、主次景物的组接、景物和人事的连通等等,自始至终都与作者的情感的波动、情趣的流露配合得严丝入缝。

例如《荷塘月色》。作者撷取了塘边的树影、灯光,塘中的荷花、流水,塘上的白雾、月色等这些景物,另加江南采莲一事。从景物看,色彩以淡为主,间以浓抹;声音以静为主,间以噪闹;亮度以暗为主,间以明光;形态以美为主,间以阴怖。从人事看,江南采莲是少男少女示爱的尘封往事,作者心系之却无以至之。景物和人事随着作者情感的波动而起伏变化。景因情生,景随情变,透露着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显现出作者心灵在负重和挣脱之间游移而形成的一条曲线。又如2007年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第19题: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本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可选择语言技巧或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此句景物描写及所包含的作者情感。这些雪野里的“精灵”(无名小花)是大自然的弱小生命,与上文“一棵巨树”宏大壮丽之生命同样值得礼赞,因为宏大与弱小的生命“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作者对小花那样弱小生命充满喜爱,对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心怀感动,正是这样的情感诉求,才有如此有情味的景物描写。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这种情景关系,答案就不会偏离命题指向。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②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如果明确了景因情生、景随情变的情景关系,就打开了解读写景状物类散文主旨的第一扇门户。好的散文,没有多余的景物描写和人事叙述,一切都为了主旨的需要。从景物和人事入手,探寻散文主旨是符合散文文本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是正确而有效的策略。

2、理思路:走好三步

散文内容丰厚繁杂,结构灵活多变,主旨隐藏于文字之间,但是有一条基本的创作思路,即文章的前一部分为揭示主旨作铺垫,后一部分则卒章显志。表现在写景状物类散文上,思路大致归结为三步曲:主要的景物和人事——其它的景物和人事——揭示主旨。主要景物和人事的描述为了直接揭示散文的主旨,其它景物和人事的描述除了起到与前者形成对比或类比、反衬或正衬的作用外,还有引对象、作铺垫等作用。环境描写则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烘托形象的作用。高考的散文选本大多较为规范,能大致体现以上思路特点。

例如2008年全国卷Ⅱ《马樱花》。文章思路可整理为:过去 “大院子里”的生活(其它人事)——过去庭院里的马樱花和如今阳光下的马樱花(主要景物)——对新旧时代马樱花的感悟(揭示主旨)。理清了思路,主旨便豁然开朗:文章通过马缨花新旧时代的对比,通过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反过来,把握了主旨也有助于对选材、谋篇的理解。比如第16题: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这道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涉及其它人事,可联系主要景物马樱花和文章主旨,再稍作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答案: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又如2008年福建卷《吟风》。文章思路可整理为:“随着季风而四时变幻”的银杏(其它人事)——具有丰厚内涵的风(主要景物)——对风的本质的领悟和抒发豪迈之情(揭示主旨)。第12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有其风骨不变”这句话的理解。“四时之变”可联系其它人事——银杏;“风骨不变”可联系主旨揭示——对风的本质的领悟,然后对相关信息加以筛选整合,便可得出答案:①风从外在看,有温暖的春风,凉爽的`夏风,气爽的秋风,寒冷的冬风。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时时在重新雕塑着一个新的世界。②风从本质看,不变的是,它有情,磊落坦荡,敢爱敢怒;它更有骨,心高气豪,义无反顾,颇有英雄气度。

这三部曲,概括了高考散文的基本思维过程,简化了散文繁多的内容,帮助考生迅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从而正确解答相关题目。

3、抓特征:触摸脉搏。

景物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是情感的外现。作者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赋予景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为最后抒发感情作铺垫。因此,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就触摸到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

例如2007年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写大西北环境恶劣,左公柳“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民勤人“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戈壁石“呼喊我”。这些景物和人事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我们稍作联想感悟,不难得出文章主旨:讴歌了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的生命精神和意志,抒发了对大西北的深情向往和热烈赞美之情。又如2007年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落叶既是文章景物对象,又是全文线索,也是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和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的象征。凄美如蝶的落叶知道叶落归根,为我成长而绿为我成熟而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对母亲和故乡深情的怀念,对母爱深深的感激,对已经没有机会报答母爱的无尽遗憾。

抓景物特征时,要留意景物的人格内涵、写景的断连、主次景物的组接、景物和人事的连通等。这些都与主旨密切相关,不容忽视。

我在高三复习中,运用以上思路和方法,再加以一定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大多能较迅速地读懂文章,正确把握主旨,答题正确率也明显提高。当然,散文主旨的把握需经长期的阅读积淀,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考生如何正确把握主旨,是快速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明确了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才能纲举目张,心领神会,从容解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