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都合适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1984~1986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
在当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扩张,1984年第四季度,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势头。
为了满足高速经济的发展,弥补财政的较大赤字,中央的货币开始超量发行,1984年末流通中的现金达到79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9.5%,使得通货膨胀直线上升,致使1984年10月中旬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了第一次“抢购风潮”。
1984年第四季度的零售总额为944亿元,比1983年同期上涨28.8%。
为了防止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央行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
这次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由行政命令转变为宏观调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程度不高,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完善,因而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二、1987~1991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87~1991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
针对1986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央行着手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此轮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不成功的。
1987~1988年又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
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
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 *** 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 *** 财政支出,不断扩大 *** 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 *** 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
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
同年5月 *** 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2],6月份 *** 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 *** 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
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
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
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三、1992~1997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92~1997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1990~1992年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中国的经济在1992年 *** 南巡之后开始活跃。
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
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 *** 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
中央 *** 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 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地区间贷款;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
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1:5.64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
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
在当时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小结
自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成功之处,也有失灵之处。
缘于我国金融市场得不发达、不完善,具体说来,1984~1997年间的货币政策选择贷款规模和以M0为主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们不仅简单易测,而且具有较强的直接操控性。
因为我国中央银行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时都并非有效,相反中央银行运用旧的信贷控制方法(主要是行政命令),却往往很有效,把直接操控性强的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之后,市场一直是何等的脆弱。
还必须要指出的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制度分割以及银行的制度局限,致使1984~1997年间的货币政策表现出了在过度投放货币与过度紧缩货币供应之间大幅摇摆的特征,也由此导致了中国经济运行常陷入“一放就热”—“一热就收”—“一收就冷”的循环怪圈。
在当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扩张,1984年第四季度,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势头。
为了满足高速经济的发展,弥补财政的较大赤字,中央的货币开始超量发行,1984年末流通中的现金达到79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9.5%,使得通货膨胀直线上升,致使1984年10月中旬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了第一次“抢购风潮”。
1984年第四季度的零售总额为944亿元,比1983年同期上涨28.8%。
为了防止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央行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
这次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由行政命令转变为宏观调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程度不高,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完善,因而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二、1987~1991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87~1991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
针对1986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央行着手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此轮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不成功的。
1987~1988年又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
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
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 *** 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 *** 财政支出,不断扩大 *** 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 *** 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
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
同年5月 *** 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2],6月份 *** 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 *** 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
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
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
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三、1992~1997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92~1997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1990~1992年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中国的经济在1992年 *** 南巡之后开始活跃。
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
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 *** 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
中央 *** 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 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地区间贷款;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
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1:5.64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
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
在当时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小结
自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成功之处,也有失灵之处。
缘于我国金融市场得不发达、不完善,具体说来,1984~1997年间的货币政策选择贷款规模和以M0为主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们不仅简单易测,而且具有较强的直接操控性。
因为我国中央银行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时都并非有效,相反中央银行运用旧的信贷控制方法(主要是行政命令),却往往很有效,把直接操控性强的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之后,市场一直是何等的脆弱。
还必须要指出的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制度分割以及银行的制度局限,致使1984~1997年间的货币政策表现出了在过度投放货币与过度紧缩货币供应之间大幅摇摆的特征,也由此导致了中国经济运行常陷入“一放就热”—“一热就收”—“一收就冷”的循环怪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