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CAOHANJVA

2022-09-14 · TA获得超过46.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21.9万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1.3亿
展开全部
名词
一、jīng shén
精: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
1、指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体征和一般心理状态。
  示例:精神面貌,精神错乱,精神负担。
2、宗旨,主要的意义。
  示例:领会文件精神。
二、jīng shen
1、表现出来的活力。
示例:振作精神。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
又如: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后,孙中山正是依靠黄兴、何子渊、廖仲恺、胡汉民等无数志士仁人的力量,发扬团队精神,里应外合将满清王朝推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
2、活跃,有生气。
示例:这孩子真精神(形容词)。
详细解释
1. 精神一般指人的生命体征。
①《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②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
③元•揭傒斯《哭王十良仲》诗:“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
④明•宋濂《看松庵记》:“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
2. 指人的自我意识。
①汉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②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③清•刘大櫆《见吾轩诗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蕴结也。”
④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
3. 指一种理念。
①宋•王安石《读史》诗:“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②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凡公(袁可立)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各部尚书,出则为各部长官,入则为参预政务大臣,与外国内阁官制,其精神固无异也。”
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