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信仰?
政治信仰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性,也反映了一种政治安慰。它是特定政治形态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信仰大概可分三个层次:政治信仰——民族信仰——道德信仰。前者解决政治认同,中者解决国家与民族认同,后者解决生命与人格认同。目前我国社会凝聚,首先考虑的是政治信仰,以此凝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认同,可需同时重视民族信仰与人格信仰的建设,惟当三重信仰合同并举,中国的“道德重建”才会起色。
1、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信仰。
认识和理解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和必然性,在高度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坚定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应该是信仰社会主义的,拥护党的领导,在党的指导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2、其次,必须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青年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创新精神,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青年的肩上,需要青年一代为此努力奋斗。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积极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去,承担起历史重任。
3、然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斗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这样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扩展资料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的需要。要实践理想,完成使命,报效祖国,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