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孙中山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编辑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1]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2]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 *** 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
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3]
1940年,国民 *** 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4]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5]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