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可能是一个黑洞,人类生活在黑洞中吗?科学家给出答案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宇宙可能是一个黑洞,如果人类不小心掉进去,很有可能被“挤成面条”,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黑洞具有强大的引力,会将所有物体进行挤压和抻拉,塑成一串亚原子粒子,看上去就像又细又长的面条。
如果你掉进黑洞时,刚好是醒着,压面条的过程会让你没什么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既然黑洞这么危险,那么它们也就不大可能存在生命。
说到底,有什么能在其中存活下来呢?不过,有一个流行的理论违背了这一逻辑。它声称,尽管看似不可能,但生命不仅可以存在于黑洞中,而且我们就是证据,因为我们生活的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黑洞是一种引力大到没有什么能逃离它的天体,就连光也做不到。关于这种天体可能存在的猜想,可以追溯到数个世纪之前,尽管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家们并不愿意接受“如此古怪的现象有可能是真的这样的”想法。
预言黑洞存在的第一人是英国的牧师约翰·米歇尔。1783年,他给英国皇家学院递交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他猜测:如果一颗恒星比我们的太阳大五百倍,其引力场的强度会大到使光无法逃离。
科学界把这一假说斥为胡思乱想,似乎不大可能有任何恒星会如此巨大,而且无论如何,当时主流的信念是:光不受引力的影响。
于是,关于黑洞的奇怪想法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直到1915年,它才被重新捡起,恢复生机。
爱因斯坦当时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从而说服了科学家相信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代表着空间与时间的弯曲。这样的话,光就会受引力的影响,因为它会沿着时空的曲线运动。广义相对论还意味着,具有足够大的质量和密度的天体,可能会强烈地扭曲时空,以至于形成一个“井”,任何东西都不能逃离它,就连光也不能从中逃脱。
在这个“井”的中心将形成一个奇点—在这个点上,引力场的强度将无限放大。尽管广义相对论本身隐含此点,大多数科学家,就连爱因斯坦本人,都仍然认为黑洞是一个疯狂的想法。问题在于,物理法则会在奇点失效,而物理学家会出于本能,避不接受这件事可能会发生。
物质可能会被无限压缩的想法似乎也是错的,因为有限的事物怎么能拥有无限的值呢?科学家们认为,到了某个点上,构成物质的亚原子粒子会找到一种办法,抗拒进一步被压缩。
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界才接受了黑洞的存在。事实上,黑洞这个词也是在这十年间才被创造出来的。
另外,射电和X射线天文学的新技术展现出宇宙拥有一些非常奇怪、高能且极为致密的天体,如类星体和脉冲星。相比来看,黑洞似乎也没那么离奇了。
黑洞刚被接受为可能的现象没多久,人们就开始怀疑,我们会不会生活在一个黑洞中呢?黑洞宇宙假说并不是某个理论家的发明,并没有哪个人物站出来,成为它的捍卫者。
相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宇宙假说就像一个“梗”一样在科学界流传着,随后在大众中风靡起来。
许多人各自独立地想到了这个假说,因为在天体物理学的框架里,它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很明显易得的想法。在自然界只有两个位置与奇点相关:黑洞中心和创造我们宇宙的大爆炸的起点。
因此,想象两者会不会相关也确实自然合理。一旦你开始把宇宙与黑洞做比较,那么其他相似之处自然就会浮现出来。有一个事实是,黑洞存在一个事件视界,这是一个无法回头的地方。
就像一条围绕在黑洞周围看不见的线,无论什么东西越过这条线,都会彻底被黑洞的引力攫住,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而且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它会彻底从宇宙中消失,不复存在。
我们无法跨越这个宇宙级视界的原因在于:宇宙的持续膨胀造成该视界远离我们的速度要快于我们做星际旅行去追赶它的速度。
事实上,它远离的速度比光速还快,而且尽管它不受光速的限制,但我们受这个限制。这意味着物理法则使我们永远无法跨越这一视界。
这一切可能听起来相互矛盾。为什么宇宙级视界能以高于光速的速度移动,而我们却不能?这是因为宇宙在膨胀,而且无处不在膨胀,这意味着膨胀是累积的。
两个天体之间距离越远,就会有越多单位的空间同时在膨胀,没有极限。累计足够大的空间,膨胀速度就会超越光速—可从来没人说过天体物理学浅显易懂。
任何物体如果被压缩得够小,都会变成一个黑洞,因为随着密度越来越大,其表面受的引力会增强。一个物体引力的强度和你与它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具体来说,和你与其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
因此,如果你压缩整个物体,使它直径更小,由此缩短了其表面到中心的距离,则其引力会相应地增大。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果疯狂的科学家们能够将整个地球压缩到比高尔夫球稍小的程度,那么地表所承受的引力将变得无法抗拒,地球会变成一个黑洞。
与此类似,如果这些科学家能够把你压缩成一个微小的点,比一颗原子的原子核还要小一些,你也会变成一个黑洞。
我们肯定生活在一个黑洞之中。当然,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并不打算承认这一点。首先,他们提出,大爆炸的奇点与黑洞的奇点并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它所在的位置不对。
如果你即将掉进黑洞,奇点会不可避免地位于你的前面,存在于你的未来,但是在我们的宇宙中,奇点处于我们的过去,处于大爆炸发生的时刻。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我们的宇宙看起来是从一个奇点中诞生出来的,但它并没有奔向某个奇点。同时,黑洞的事件视界是太空中一个固定的界限,而宇宙级视界则与观测者所处的位置相关。
一个二百亿光年之外的文明所看到的宇宙级视界会与我们的视界有显著的差别。另外,至于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一事。这确实是真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就身处黑洞中。
实际上它意味着宇宙膨胀的速度已经接近其逃逸速度,而我们应当对此心怀感激。如果宇宙膨胀得再慢一点,它可能已经向自身内部坍缩回来了,而如果它膨胀得再快一点,星系和太阳系这样的天体会无法形成。
然而,它膨胀的速度恰到好处,使我们得以存在。理论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指出,如果有谁真的热衷于想象我们被困在某种巨大、宇宙级的洞里的话,对于这种想象,一个更好的表述方法或许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白洞”中。
说得更具体点,这是一个时间倒转的黑洞,物质无止境地从中喷薄而出,而不是掉进其内部。但白洞也有一套问题随之而来。
它们从理论上是可能存在的,因为不管事物在时间上是向过去还是向未来移动,物理法则都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但是照这样说,一颗打碎的鸡蛋自然而然地重新变回成一颗完整的鸡蛋,理论上同样可能。物理法则是允许它发生的,但是目击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说,或许我们并没生活在黑洞中,而我们的宇宙并没有朝一个奇点向内坍缩的这个事实—其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天体物理学中,事情从来就没有这么简单。黑洞宇宙假说的支持者们坚称有办法绕过所有相反的论证。
它仍然可以说得通的一种方法是,假设确实有一个奇点就处在我们无法逃避的未来。如果从现在起数十亿年之后,宇宙膨胀会暂停,然后反转过来开始一场大收缩,那么可能就满足了黑洞的定义。
所有的黑洞都会形成新的宇宙,而这正是我们的宇宙诞生的方式,它就是从更大宇宙的某个黑洞中诞生出来的。当然,这引出了母宇宙如何形成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谜。除非它也是从黑洞中诞生出来的。也许全宇宙都由一系列黑洞宇宙构成,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一层套一层,向外和向内都无限延伸。这可能是个令人困惑的想法,但比起其他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它大概也并没有显得更加离谱吧。
黑洞具有强大的引力,会将所有物体进行挤压和抻拉,塑成一串亚原子粒子,看上去就像又细又长的面条。
如果你掉进黑洞时,刚好是醒着,压面条的过程会让你没什么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既然黑洞这么危险,那么它们也就不大可能存在生命。
说到底,有什么能在其中存活下来呢?不过,有一个流行的理论违背了这一逻辑。它声称,尽管看似不可能,但生命不仅可以存在于黑洞中,而且我们就是证据,因为我们生活的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黑洞是一种引力大到没有什么能逃离它的天体,就连光也做不到。关于这种天体可能存在的猜想,可以追溯到数个世纪之前,尽管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家们并不愿意接受“如此古怪的现象有可能是真的这样的”想法。
预言黑洞存在的第一人是英国的牧师约翰·米歇尔。1783年,他给英国皇家学院递交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他猜测:如果一颗恒星比我们的太阳大五百倍,其引力场的强度会大到使光无法逃离。
科学界把这一假说斥为胡思乱想,似乎不大可能有任何恒星会如此巨大,而且无论如何,当时主流的信念是:光不受引力的影响。
于是,关于黑洞的奇怪想法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直到1915年,它才被重新捡起,恢复生机。
爱因斯坦当时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从而说服了科学家相信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代表着空间与时间的弯曲。这样的话,光就会受引力的影响,因为它会沿着时空的曲线运动。广义相对论还意味着,具有足够大的质量和密度的天体,可能会强烈地扭曲时空,以至于形成一个“井”,任何东西都不能逃离它,就连光也不能从中逃脱。
在这个“井”的中心将形成一个奇点—在这个点上,引力场的强度将无限放大。尽管广义相对论本身隐含此点,大多数科学家,就连爱因斯坦本人,都仍然认为黑洞是一个疯狂的想法。问题在于,物理法则会在奇点失效,而物理学家会出于本能,避不接受这件事可能会发生。
物质可能会被无限压缩的想法似乎也是错的,因为有限的事物怎么能拥有无限的值呢?科学家们认为,到了某个点上,构成物质的亚原子粒子会找到一种办法,抗拒进一步被压缩。
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界才接受了黑洞的存在。事实上,黑洞这个词也是在这十年间才被创造出来的。
另外,射电和X射线天文学的新技术展现出宇宙拥有一些非常奇怪、高能且极为致密的天体,如类星体和脉冲星。相比来看,黑洞似乎也没那么离奇了。
黑洞刚被接受为可能的现象没多久,人们就开始怀疑,我们会不会生活在一个黑洞中呢?黑洞宇宙假说并不是某个理论家的发明,并没有哪个人物站出来,成为它的捍卫者。
相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宇宙假说就像一个“梗”一样在科学界流传着,随后在大众中风靡起来。
许多人各自独立地想到了这个假说,因为在天体物理学的框架里,它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很明显易得的想法。在自然界只有两个位置与奇点相关:黑洞中心和创造我们宇宙的大爆炸的起点。
因此,想象两者会不会相关也确实自然合理。一旦你开始把宇宙与黑洞做比较,那么其他相似之处自然就会浮现出来。有一个事实是,黑洞存在一个事件视界,这是一个无法回头的地方。
就像一条围绕在黑洞周围看不见的线,无论什么东西越过这条线,都会彻底被黑洞的引力攫住,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而且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它会彻底从宇宙中消失,不复存在。
我们无法跨越这个宇宙级视界的原因在于:宇宙的持续膨胀造成该视界远离我们的速度要快于我们做星际旅行去追赶它的速度。
事实上,它远离的速度比光速还快,而且尽管它不受光速的限制,但我们受这个限制。这意味着物理法则使我们永远无法跨越这一视界。
这一切可能听起来相互矛盾。为什么宇宙级视界能以高于光速的速度移动,而我们却不能?这是因为宇宙在膨胀,而且无处不在膨胀,这意味着膨胀是累积的。
两个天体之间距离越远,就会有越多单位的空间同时在膨胀,没有极限。累计足够大的空间,膨胀速度就会超越光速—可从来没人说过天体物理学浅显易懂。
任何物体如果被压缩得够小,都会变成一个黑洞,因为随着密度越来越大,其表面受的引力会增强。一个物体引力的强度和你与它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具体来说,和你与其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
因此,如果你压缩整个物体,使它直径更小,由此缩短了其表面到中心的距离,则其引力会相应地增大。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果疯狂的科学家们能够将整个地球压缩到比高尔夫球稍小的程度,那么地表所承受的引力将变得无法抗拒,地球会变成一个黑洞。
与此类似,如果这些科学家能够把你压缩成一个微小的点,比一颗原子的原子核还要小一些,你也会变成一个黑洞。
我们肯定生活在一个黑洞之中。当然,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并不打算承认这一点。首先,他们提出,大爆炸的奇点与黑洞的奇点并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它所在的位置不对。
如果你即将掉进黑洞,奇点会不可避免地位于你的前面,存在于你的未来,但是在我们的宇宙中,奇点处于我们的过去,处于大爆炸发生的时刻。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我们的宇宙看起来是从一个奇点中诞生出来的,但它并没有奔向某个奇点。同时,黑洞的事件视界是太空中一个固定的界限,而宇宙级视界则与观测者所处的位置相关。
一个二百亿光年之外的文明所看到的宇宙级视界会与我们的视界有显著的差别。另外,至于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一事。这确实是真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就身处黑洞中。
实际上它意味着宇宙膨胀的速度已经接近其逃逸速度,而我们应当对此心怀感激。如果宇宙膨胀得再慢一点,它可能已经向自身内部坍缩回来了,而如果它膨胀得再快一点,星系和太阳系这样的天体会无法形成。
然而,它膨胀的速度恰到好处,使我们得以存在。理论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指出,如果有谁真的热衷于想象我们被困在某种巨大、宇宙级的洞里的话,对于这种想象,一个更好的表述方法或许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白洞”中。
说得更具体点,这是一个时间倒转的黑洞,物质无止境地从中喷薄而出,而不是掉进其内部。但白洞也有一套问题随之而来。
它们从理论上是可能存在的,因为不管事物在时间上是向过去还是向未来移动,物理法则都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但是照这样说,一颗打碎的鸡蛋自然而然地重新变回成一颗完整的鸡蛋,理论上同样可能。物理法则是允许它发生的,但是目击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说,或许我们并没生活在黑洞中,而我们的宇宙并没有朝一个奇点向内坍缩的这个事实—其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天体物理学中,事情从来就没有这么简单。黑洞宇宙假说的支持者们坚称有办法绕过所有相反的论证。
它仍然可以说得通的一种方法是,假设确实有一个奇点就处在我们无法逃避的未来。如果从现在起数十亿年之后,宇宙膨胀会暂停,然后反转过来开始一场大收缩,那么可能就满足了黑洞的定义。
所有的黑洞都会形成新的宇宙,而这正是我们的宇宙诞生的方式,它就是从更大宇宙的某个黑洞中诞生出来的。当然,这引出了母宇宙如何形成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谜。除非它也是从黑洞中诞生出来的。也许全宇宙都由一系列黑洞宇宙构成,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一层套一层,向外和向内都无限延伸。这可能是个令人困惑的想法,但比起其他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它大概也并没有显得更加离谱吧。
展开全部
宇宙可能是一个黑洞,如果人类不小心掉进去,很有可能被“挤成面条”,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黑洞具有强大的引力,会将所有物体进行挤压和抻拉,塑成一串亚原子粒子,看上去就像又细又长的面条。
如果你掉进黑洞时,刚好是醒着,压面条的过程会让你没什么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既然黑洞这么危险,那么它们也就不大可能存在生命。
说到底,有什么能在其中存活下来呢?不过,有一个流行的理论违背了这一逻辑。它声称,尽管看似不可能,但生命不仅可以存在于黑洞中,而且我们就是证据,因为我们生活的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黑洞是一种引力大到没有什么能逃离它的天体,就连光也做不到。关于这种天体可能存在的猜想,可以追溯到数个世纪之前,尽管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家们并不愿意接受“如此古怪的现象有可能是真的这样的”想法。
预言黑洞存在的第一人是英国的牧师约翰·米歇尔。1783年,他给英国皇家学院递交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他猜测:如果一颗恒星比我们的太阳大五百倍,其引力场的强度会大到使光无法逃离。
科学界把这一假说斥为胡思乱想,似乎不大可能有任何恒星会如此巨大,而且无论如何,当时主流的信念是:光不受引力的影响。
于是,关于黑洞的奇怪想法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直到1915年,它才被重新捡起,恢复生机。
爱因斯坦当时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从而说服了科学家相信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代表着空间与时间的弯曲。这样的话,光就会受引力的影响,因为它会沿着时空的曲线运动。广义相对论还意味着,具有足够大的质量和密度的天体,可能会强烈地扭曲时空,以至于形成一个“井”,任何东西都不能逃离它,就连光也不能从中逃脱。
在这个“井”的中心将形成一个奇点—在这个点上,引力场的强度将无限放大。尽管广义相对论本身隐含此点,大多数科学家,就连爱因斯坦本人,都仍然认为黑洞是一个疯狂的想法。问题在于,物理法则会在奇点失效,而物理学家会出于本能,避不接受这件事可能会发生。
物质可能会被无限压缩的想法似乎也是错的,因为有限的事物怎么能拥有无限的值呢?科学家们认为,到了某个点上,构成物质的亚原子粒子会找到一种办法,抗拒进一步被压缩。
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界才接受了黑洞的存在。事实上,黑洞这个词也是在这十年间才被创造出来的。
另外,射电和X射线天文学的新技术展现出宇宙拥有一些非常奇怪、高能且极为致密的天体,如类星体和脉冲星。相比来看,黑洞似乎也没那么离奇了。
黑洞刚被接受为可能的现象没多久,人们就开始怀疑,我们会不会生活在一个黑洞中呢?黑洞宇宙假说并不是某个理论家的发明,并没有哪个人物站出来,成为它的捍卫者。
相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宇宙假说就像一个“梗”一样在科学界流传着,随后在大众中风靡起来。
许多人各自独立地想到了这个假说,因为在天体物理学的框架里,它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很明显易得的想法。在自然界只有两个位置与奇点相关:黑洞中心和创造我们宇宙的大爆炸的起点。
因此,想象两者会不会相关也确实自然合理。一旦你开始把宇宙与黑洞做比较,那么其他相似之处自然就会浮现出来。有一个事实是,黑洞存在一个事件视界,这是一个无法回头的地方。
就像一条围绕在黑洞周围看不见的线,无论什么东西越过这条线,都会彻底被黑洞的引力攫住,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而且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它会彻底从宇宙中消失,不复存在。
我们无法跨越这个宇宙级视界的原因在于:宇宙的持续膨胀造成该视界远离我们的速度要快于我们做星际旅行去追赶它的速度。
事实上,它远离的速度比光速还快,而且尽管它不受光速的限制,但我们受这个限制。这意味着物理法则使我们永远无法跨越这一视界。
这一切可能听起来相互矛盾。为什么宇宙级视界能以高于光速的速度移动,而我们却不能?这是因为宇宙在膨胀,而且无处不在膨胀,这意味着膨胀是累积的。
两个天体之间距离越远,就会有越多单位的空间同时在膨胀,没有极限。累计足够大的空间,膨胀速度就会超越光速—可从来没人说过天体物理学浅显易懂。
任何物体如果被压缩得够小,都会变成一个黑洞,因为随着密度越来越大,其表面受的引力会增强。一个物体引力的强度和你与它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具体来说,和你与其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
因此,如果你压缩整个物体,使它直径更小,由此缩短了其表面到中心的距离,则其引力会相应地增大。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果疯狂的科学家们能够将整个地球压缩到比高尔夫球稍小的程度,那么地表所承受的引力将变得无法抗拒,地球会变成一个黑洞。
与此类似,如果这些科学家能够把你压缩成一个微小的点,比一颗原子的原子核还要小一些,你也会变成一个黑洞。
我们肯定生活在一个黑洞之中。当然,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并不打算承认这一点。首先,他们提出,大爆炸的奇点与黑洞的奇点并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它所在的位置不对。
如果你即将掉进黑洞,奇点会不可避免地位于你的前面,存在于你的未来,但是在我们的宇宙中,奇点处于我们的过去,处于大爆炸发生的时刻。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我们的宇宙看起来是从一个奇点中诞生出来的,但它并没有奔向某个奇点。同时,黑洞的事件视界是太空中一个固定的界限,而宇宙级视界则与观测者所处的位置相关。
一个二百亿光年之外的文明所看到的宇宙级视界会与我们的视界有显著的差别。另外,至于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一事。这确实是真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就身处黑洞中。
实际上它意味着宇宙膨胀的速度已经接近其逃逸速度,而我们应当对此心怀感激。如果宇宙膨胀得再慢一点,它可能已经向自身内部坍缩回来了,而如果它膨胀得再快一点,星系和太阳系这样的天体会无法形成。
然而,它膨胀的速度恰到好处,使我们得以存在。理论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指出,如果有谁真的热衷于想象我们被困在某种巨大、宇宙级的洞里的话,对于这种想象,一个更好的表述方法或许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白洞”中。
说得更具体点,这是一个时间倒转的黑洞,物质无止境地从中喷薄而出,而不是掉进其内部。但白洞也有一套问题随之而来。
它们从理论上是可能存在的,因为不管事物在时间上是向过去还是向未来移动,物理法则都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但是照这样说,一颗打碎的鸡蛋自然而然地重新变回成一颗完整的鸡蛋,理论上同样可能。物理法则是允许它发生的,但是目击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说,或许我们并没生活在黑洞中,而我们的宇宙并没有朝一个奇点向内坍缩的这个事实—其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天体物理学中,事情从来就没有这么简单。黑洞宇宙假说的支持者们坚称有办法绕过所有相反的论证。
它仍然可以说得通的一种方法是,假设确实有一个奇点就处在我们无法逃避的未来。如果从现在起数十亿年之后,宇宙膨胀会暂停,然后反转过来开始一场大收缩,那么可能就满足了黑洞的定义。
所有的黑洞都会形成新的宇宙,而这正是我们的宇宙诞生的方式,它就是从更大宇宙的某个黑洞中诞生出来的。当然,这引出了母宇宙如何形成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谜。除非它也是从黑洞中诞生出来的。也许全宇宙都由一系列黑洞宇宙构成,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一层套一层,向外和向内都无限延伸。这可能是个令人困惑的想法,但比起其他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它大概也并没有显得更加离谱吧。
黑洞具有强大的引力,会将所有物体进行挤压和抻拉,塑成一串亚原子粒子,看上去就像又细又长的面条。
如果你掉进黑洞时,刚好是醒着,压面条的过程会让你没什么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既然黑洞这么危险,那么它们也就不大可能存在生命。
说到底,有什么能在其中存活下来呢?不过,有一个流行的理论违背了这一逻辑。它声称,尽管看似不可能,但生命不仅可以存在于黑洞中,而且我们就是证据,因为我们生活的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黑洞是一种引力大到没有什么能逃离它的天体,就连光也做不到。关于这种天体可能存在的猜想,可以追溯到数个世纪之前,尽管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家们并不愿意接受“如此古怪的现象有可能是真的这样的”想法。
预言黑洞存在的第一人是英国的牧师约翰·米歇尔。1783年,他给英国皇家学院递交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他猜测:如果一颗恒星比我们的太阳大五百倍,其引力场的强度会大到使光无法逃离。
科学界把这一假说斥为胡思乱想,似乎不大可能有任何恒星会如此巨大,而且无论如何,当时主流的信念是:光不受引力的影响。
于是,关于黑洞的奇怪想法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直到1915年,它才被重新捡起,恢复生机。
爱因斯坦当时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从而说服了科学家相信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代表着空间与时间的弯曲。这样的话,光就会受引力的影响,因为它会沿着时空的曲线运动。广义相对论还意味着,具有足够大的质量和密度的天体,可能会强烈地扭曲时空,以至于形成一个“井”,任何东西都不能逃离它,就连光也不能从中逃脱。
在这个“井”的中心将形成一个奇点—在这个点上,引力场的强度将无限放大。尽管广义相对论本身隐含此点,大多数科学家,就连爱因斯坦本人,都仍然认为黑洞是一个疯狂的想法。问题在于,物理法则会在奇点失效,而物理学家会出于本能,避不接受这件事可能会发生。
物质可能会被无限压缩的想法似乎也是错的,因为有限的事物怎么能拥有无限的值呢?科学家们认为,到了某个点上,构成物质的亚原子粒子会找到一种办法,抗拒进一步被压缩。
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界才接受了黑洞的存在。事实上,黑洞这个词也是在这十年间才被创造出来的。
另外,射电和X射线天文学的新技术展现出宇宙拥有一些非常奇怪、高能且极为致密的天体,如类星体和脉冲星。相比来看,黑洞似乎也没那么离奇了。
黑洞刚被接受为可能的现象没多久,人们就开始怀疑,我们会不会生活在一个黑洞中呢?黑洞宇宙假说并不是某个理论家的发明,并没有哪个人物站出来,成为它的捍卫者。
相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宇宙假说就像一个“梗”一样在科学界流传着,随后在大众中风靡起来。
许多人各自独立地想到了这个假说,因为在天体物理学的框架里,它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很明显易得的想法。在自然界只有两个位置与奇点相关:黑洞中心和创造我们宇宙的大爆炸的起点。
因此,想象两者会不会相关也确实自然合理。一旦你开始把宇宙与黑洞做比较,那么其他相似之处自然就会浮现出来。有一个事实是,黑洞存在一个事件视界,这是一个无法回头的地方。
就像一条围绕在黑洞周围看不见的线,无论什么东西越过这条线,都会彻底被黑洞的引力攫住,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而且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它会彻底从宇宙中消失,不复存在。
我们无法跨越这个宇宙级视界的原因在于:宇宙的持续膨胀造成该视界远离我们的速度要快于我们做星际旅行去追赶它的速度。
事实上,它远离的速度比光速还快,而且尽管它不受光速的限制,但我们受这个限制。这意味着物理法则使我们永远无法跨越这一视界。
这一切可能听起来相互矛盾。为什么宇宙级视界能以高于光速的速度移动,而我们却不能?这是因为宇宙在膨胀,而且无处不在膨胀,这意味着膨胀是累积的。
两个天体之间距离越远,就会有越多单位的空间同时在膨胀,没有极限。累计足够大的空间,膨胀速度就会超越光速—可从来没人说过天体物理学浅显易懂。
任何物体如果被压缩得够小,都会变成一个黑洞,因为随着密度越来越大,其表面受的引力会增强。一个物体引力的强度和你与它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具体来说,和你与其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
因此,如果你压缩整个物体,使它直径更小,由此缩短了其表面到中心的距离,则其引力会相应地增大。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果疯狂的科学家们能够将整个地球压缩到比高尔夫球稍小的程度,那么地表所承受的引力将变得无法抗拒,地球会变成一个黑洞。
与此类似,如果这些科学家能够把你压缩成一个微小的点,比一颗原子的原子核还要小一些,你也会变成一个黑洞。
我们肯定生活在一个黑洞之中。当然,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并不打算承认这一点。首先,他们提出,大爆炸的奇点与黑洞的奇点并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它所在的位置不对。
如果你即将掉进黑洞,奇点会不可避免地位于你的前面,存在于你的未来,但是在我们的宇宙中,奇点处于我们的过去,处于大爆炸发生的时刻。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我们的宇宙看起来是从一个奇点中诞生出来的,但它并没有奔向某个奇点。同时,黑洞的事件视界是太空中一个固定的界限,而宇宙级视界则与观测者所处的位置相关。
一个二百亿光年之外的文明所看到的宇宙级视界会与我们的视界有显著的差别。另外,至于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一事。这确实是真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就身处黑洞中。
实际上它意味着宇宙膨胀的速度已经接近其逃逸速度,而我们应当对此心怀感激。如果宇宙膨胀得再慢一点,它可能已经向自身内部坍缩回来了,而如果它膨胀得再快一点,星系和太阳系这样的天体会无法形成。
然而,它膨胀的速度恰到好处,使我们得以存在。理论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指出,如果有谁真的热衷于想象我们被困在某种巨大、宇宙级的洞里的话,对于这种想象,一个更好的表述方法或许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白洞”中。
说得更具体点,这是一个时间倒转的黑洞,物质无止境地从中喷薄而出,而不是掉进其内部。但白洞也有一套问题随之而来。
它们从理论上是可能存在的,因为不管事物在时间上是向过去还是向未来移动,物理法则都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但是照这样说,一颗打碎的鸡蛋自然而然地重新变回成一颗完整的鸡蛋,理论上同样可能。物理法则是允许它发生的,但是目击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所以说,或许我们并没生活在黑洞中,而我们的宇宙并没有朝一个奇点向内坍缩的这个事实—其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天体物理学中,事情从来就没有这么简单。黑洞宇宙假说的支持者们坚称有办法绕过所有相反的论证。
它仍然可以说得通的一种方法是,假设确实有一个奇点就处在我们无法逃避的未来。如果从现在起数十亿年之后,宇宙膨胀会暂停,然后反转过来开始一场大收缩,那么可能就满足了黑洞的定义。
所有的黑洞都会形成新的宇宙,而这正是我们的宇宙诞生的方式,它就是从更大宇宙的某个黑洞中诞生出来的。当然,这引出了母宇宙如何形成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谜。除非它也是从黑洞中诞生出来的。也许全宇宙都由一系列黑洞宇宙构成,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一层套一层,向外和向内都无限延伸。这可能是个令人困惑的想法,但比起其他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它大概也并没有显得更加离谱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们是不可能生活在黑洞当中的,因为黑洞的引力非常的大,我们人体的身体结构支撑不住这么大的引力,所以说不能生活在黑暗当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有。因为黑洞的密度和引力都非常大,人类无法承受,而且现在的宇宙密度不是很大,所以宇宙不是黑洞,我们人类也不是生活在黑洞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