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

 我来答
小琼谈教育
高能答主

推荐于2019-10-16 · 生活常识我知晓,多知道一些总是好的
小琼谈教育
采纳数:653 获赞数:38788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方仲永有智慧却不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学问与智慧是并重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运用我们的智慧,为社会 为自己 为家人努力奋斗,把自己的才能更好的发挥,让它对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不是把上帝赐给我们的智慧的财富去炫耀。

方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都会出现“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方仲永(约1020—1087)北宋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世代耕田为生,幼年天资过人,因父亲无知,成人后为普通人。

方仲永是王安石作品《伤仲永》主人公。

扩展资料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创作背景

天圣三年(1025),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

康定元年(1040),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岩棚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1043),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卖枣仿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而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

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中纤。

参考资料:伤仲永-百度百科

留下一片林322
推荐于2017-11-24 · TA获得超过178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9万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7亿
展开全部
读了方仲永的故弊茄敬事后,我的感触很深,使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原来的时候我也跟别人想的一样,成为了所谓的天才,就可以不努力学习了,但现在我知道了,一个人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天资是重要的,但自己的努力和后天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是不是天才,无论我聪不聪明,我都会加倍努力的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给我们的启示纳核就算天赋再好的人后天不学习也会变成普通人,而我们本来就是普通人的人,不学习会变的连普通人都不如。

我明白了这个启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即使一个人租慎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雪饼3mois
2020-06-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27
展开全部
告诫人们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学习新知识,我们无需羡慕天才或神童,因为成才的秘诀不是天赋,而是努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浑晔澹台鸿运
2019-03-26 · TA获得超过419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04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196万
展开全部
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