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过年叫春节?
关于春节的来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因为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由于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
扩展资料
关于春节的历史起源,由于缺少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现存的文献没有明确记述春节的来历,导致春节的起源有诸多传说。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天皇氏定岁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说”、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年”兽的传说等等。
据考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有些节日在日期上有所调整,大部分传统节日被附会上一个传说作为“起源”替代原本真起源。
据考,春节的起源与历法、物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上古时代古人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祖先、众神的恩德,祈求丰年。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有些地方还沿承在岁首(正月初一)拜岁的习俗。春节民俗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参考资料:春节-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