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文章中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 什么意思

晴晴知识加油站
高能答主

2019-07-01 · 让梦想飞扬,让生命闪光。
晴晴知识加油站
采纳数:3595 获赞数:66134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想用“极普通”来衬托白杨树的伟大,使伟大寓于平凡之中。

现代·茅盾《白杨礼赞》原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40年5月,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文章赏析:

作者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如这篇作品单是为写白杨树而写白杨树,自然也不失为一篇描写风物的佳作,但格调却要低得多。此文的成就,是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寓有了更深的意义。

文章一开头就点题,热情赞颂白杨树“不平凡”,但却不紧接着描绘其“不平凡”的面貌,而是把文笔宕开,去描写高原的景色。这就使文章有了曲折。当写到对高原产生单凋之感后,突然转向白杨树的描写,犹如异峰突起,精神为之一振,感情趋向炽烈。

在具体描写了白杨树“不平凡”之后,作者又先抑一笔,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使文章的情绪又沉下来。接着用“但是”一转,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最后斥责那些鄙视白杨树的人,使感情又来了一个回旋。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高声赞美白杨树”,感情炽烈,又使全文意境完整。

这篇散文不仅思想内涵丰裕,在艺术上也极具感染力。作者以白杨树象征“真人真地”,立意奇妙,在画面上的形象和气势,既明朗而又委婉。为了突出白杨树,作者在环境描写上颇有讲究,衬托了白杨树的壮丽、挺拔的气质和形象。

冰夏WHX
高粉答主

2019-06-04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1万
展开全部

《白杨礼赞》文章中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这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想用“极普通”来衬托白杨树的伟大,使伟大寓于平凡之中。

“不平凡”是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三个方面对白杨树的热情赞美;“极普通”则是从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极易生长的树的角度来说的。

《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以赞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采用象征的手法,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

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散文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

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indinwillow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12-1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850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2732万
展开全部
“不平凡”是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三个方面对白杨树的热情赞美;“极普通”则是从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极易生长的树的角度来说的。
作者在文中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这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想用“极普通”来衬托白杨树的伟大,使伟大寓于平凡之中。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满意望能及时采纳~
追问
已经知道了
追答
请采纳~我是当天答的额。。你不是没看见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yttxxjj
2012-02-15 · TA获得超过33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7万
展开全部
①“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具有不寻常的象征意义。②“极普通”是说白杨树在树中并不“贵族化”,“不平凡”是说它有着许多十分可贵而美好的品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满意望能及时采纳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已经知道了
已经知道了
已经知道了
已经知道了已经知道了SB
追答
你知道了,我也支持你,可是你怎么骂我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asd1029172813
2012-02-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93
展开全部
a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