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大愿问题
看了释迦牟尼传,很有感悟,他爱世人,爱亲人,看到他们老去,及出门游观看到老病死,就想出家寻求解脱,像父亲净饭王说要“不老,不死,不病”。我的认为是佛祖大爱很好,可是他并没...
看了释迦牟尼传,很有感悟,他爱世人,爱亲人,看到他们老去,及出门游观看到老病死,就想出家寻求解脱,像父亲净饭王说要“不老,不死,不病”。
我的认为是佛祖大爱很好,可是他并没有成功,世人以及他的亲人,升至他自己还是会老病死,他不愿看到的仍然会看到,最后他想到的是解脱轮回,可是我们今生既然还是要面对老病死,而为了解脱看不到的来生的生死,有必要么 展开
我的认为是佛祖大爱很好,可是他并没有成功,世人以及他的亲人,升至他自己还是会老病死,他不愿看到的仍然会看到,最后他想到的是解脱轮回,可是我们今生既然还是要面对老病死,而为了解脱看不到的来生的生死,有必要么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佛法所说的解脱道,不是说信任佛法后就可以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以及其他种种苦。只要我们仍然是有情众生之一,只要因缘具备,一切有为法都不可避免的有成、住、坏、空,而后再成、住……这样的过程。《增一阿含经》中说,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合会必当散,有生必有死。
佛教的苦,不是人活着痛苦的意思,是有所思考而心内苦恼的意思,是指人在经受各种外界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即是说,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佛法的目的是让我们正确认识我们所遇到、见到的一切世间行为、世间事物,以正确的态度去完成这个过程,而不是以贪执或者畏惧的心态去追求或者逃避。也就是“四谛”所要去表达的:什么是苦的根源,什么是解脱的方法。这个苦,就是人思索事务、运做事务产生的心情感受。只要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这个就是佛法四谛中的灭和道。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做到改变自己,改变内心的觉察,学习如何解脱无明烦恼,学习中道而行,勇于思维,勇于行动,不执著于事相、不执著于结果,以自我的觉察反省求解脱,求智慧。 当明白五蕴无常、诸法无我,一切都是变迁的,发展的,以平静的心态来看世界,才可以理解什么是慈、悲、喜、舍,才可以悟解内心的本来觉性。
我们学佛法、修行佛法的目的是脱离轮回,达到佛法正觉的境界。这个意思是超脱生死,而不是迷恋生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佛的教导不是让我们脱离生活或者厌弃现世,而是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智慧来分析、理解、判断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寻找中道的解决方式。做好我们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维去发现和分析乃至解决,则是我们自己的觉醒、觉察而后最终觉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佛教的苦,不是人活着痛苦的意思,是有所思考而心内苦恼的意思,是指人在经受各种外界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即是说,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佛法的目的是让我们正确认识我们所遇到、见到的一切世间行为、世间事物,以正确的态度去完成这个过程,而不是以贪执或者畏惧的心态去追求或者逃避。也就是“四谛”所要去表达的:什么是苦的根源,什么是解脱的方法。这个苦,就是人思索事务、运做事务产生的心情感受。只要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这个就是佛法四谛中的灭和道。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做到改变自己,改变内心的觉察,学习如何解脱无明烦恼,学习中道而行,勇于思维,勇于行动,不执著于事相、不执著于结果,以自我的觉察反省求解脱,求智慧。 当明白五蕴无常、诸法无我,一切都是变迁的,发展的,以平静的心态来看世界,才可以理解什么是慈、悲、喜、舍,才可以悟解内心的本来觉性。
我们学佛法、修行佛法的目的是脱离轮回,达到佛法正觉的境界。这个意思是超脱生死,而不是迷恋生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佛的教导不是让我们脱离生活或者厌弃现世,而是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智慧来分析、理解、判断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寻找中道的解决方式。做好我们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维去发现和分析乃至解决,则是我们自己的觉醒、觉察而后最终觉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展开全部
怎么没有成功?佛陀正是用亲身经历为我们示现凡夫能够超越轮回而修证成佛的道路。
一个即将即位的太子,能够抛弃荣华富贵,并且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最终修成正果,我们能够放弃的东西、以及修行面临的困苦不会比这位太子更多了,就看你有没有坚强的决心和无悔的毅力。
佛教修行讲究‘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释迦牟尼正是用毕生为我们树立了清净大爱的榜样。
南无阿弥陀佛!
明心合十!
一个即将即位的太子,能够抛弃荣华富贵,并且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最终修成正果,我们能够放弃的东西、以及修行面临的困苦不会比这位太子更多了,就看你有没有坚强的决心和无悔的毅力。
佛教修行讲究‘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释迦牟尼正是用毕生为我们树立了清净大爱的榜样。
南无阿弥陀佛!
明心合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只能说这个问题问得好!
生命自从一气化三清后,
裂变为一个个的个体后,
都是裹着一层层的无明,
《心经》说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层层无明覆盖着我们的本心,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肉身是自己,
于是便有贪得执着,
肉体是无明,
当然会缘聚缘散,
也即是会有生灭。
但本心是不生不灭的,
本心本无无明,也无无明尽,
无老死,也无老死尽。
买了一件衣服,
如果执着衣服是自己,
当年三五年就破了、死了;
如果认为衣服不是自己,
肉体是自己,
当然肉体80年左右会坏掉,死掉;
如果认为肉体不是自己,
灵魂是自己,
当然会生死相续,
流浪轮回;
如果认为灵魂也是假象,
那种境界就是,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了。
这也是佛陀的最终教育吧。
生命自从一气化三清后,
裂变为一个个的个体后,
都是裹着一层层的无明,
《心经》说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层层无明覆盖着我们的本心,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肉身是自己,
于是便有贪得执着,
肉体是无明,
当然会缘聚缘散,
也即是会有生灭。
但本心是不生不灭的,
本心本无无明,也无无明尽,
无老死,也无老死尽。
买了一件衣服,
如果执着衣服是自己,
当年三五年就破了、死了;
如果认为衣服不是自己,
肉体是自己,
当然肉体80年左右会坏掉,死掉;
如果认为肉体不是自己,
灵魂是自己,
当然会生死相续,
流浪轮回;
如果认为灵魂也是假象,
那种境界就是,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了。
这也是佛陀的最终教育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生死怎么看不到呢?身边的人皮囊都是成住坏空,刚刚还看到一个新闻,一个酒驾的人毁灭了4个幸福家庭,这都是无常阿。
因为即使是佛陀的亲人和眷属,都有生老病死,不可能佛陀解脱了,周围人都一起解脱。
令外人没有生死,只是换了个舞台而已。现在的人认为人死如灯灭,就是“断灭论”。不可能凭空而来,凭空而去。凡夫肉眼看不到,未必不存在,只能说自身“蒙蔽”了自己的能力。解脱也不是解脱肉体,肉体终有变化。
因为即使是佛陀的亲人和眷属,都有生老病死,不可能佛陀解脱了,周围人都一起解脱。
令外人没有生死,只是换了个舞台而已。现在的人认为人死如灯灭,就是“断灭论”。不可能凭空而来,凭空而去。凡夫肉眼看不到,未必不存在,只能说自身“蒙蔽”了自己的能力。解脱也不是解脱肉体,肉体终有变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