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否该选择考研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读研意味着什么吧。
如果你选择读研,意味着要在 25 - 30 岁这五年间,完成一辈子最重要的几件大事:进行一项学术研究、找到一个靠谱的行业、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抽出时间谈个恋爱成个家,过年回家的时候好有个交代。要在学业、事业、家庭各条战线上全面出击,才能面前活得符合外界普遍期待,满足外部世界挑剔的目光。
读研是孤独的,这是字面意思:考研意味着在周围人开始晒结婚证、晒娃的时候,自己依然在求学; 25 岁对研究生来说,意味着正在准备毕业论文、正在应对答辩。
读研的时间投入,可能短时间内见不到回报。根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2019 年报告》,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3.6 年,读研,意味着达到平均水平的差不多两倍。然而,两倍的受教育时间,却不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双倍的快乐」。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愤懑不平:「不知知网」的不学无术之徒,在被拆穿之前,靠学霸人设名利双收;踏上风口的,只需要一个摄像头一支麦克风,就能赚到工薪阶层一辈子的收入。
面对这样的落差感,你需要很小心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才不会轻易被到处贩卖的焦虑所裹挟,购买大量昂贵的安慰剂、作出短视的决定。
好了,当你知道了这些读研的难处,我们再讲讲读研能带来什么吧。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读研可以为你带来一次切换竞争赛道的机会。
或许是因为高中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又或许是高考志愿填报时,疏于对专业的了解,导致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都并非自己喜欢的。因此对很多人而言,考研是唯一一次可以修正高考时因为不够努力而犯下的错误的机会,而越往后走,你的沉没成本会越大。
另外,根据《 2020 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大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 16.77 %,具体是从 1486 万人降到了 1237 万人,但,求职申请人数却增加了 69.82 %,由 528 万人增长到了 896 万人。
加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致使经济下行,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庞大,导致当前的就业压力空前放大。因此,通过读研来延缓就业压力,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其二,读研意味着自身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升级。
如果说本科是知识的学习,那么读研就是思维与方法的训练。
知乎答主@叶一提到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状态,体现了读研的优势所在:
逻辑性的加强。由A是不是一定能推出B,中间是不是有其它的可能性解释等等,这些在实验的过程中都需要仔细考虑。而这种训练形成了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对一些「上纲上线」,「胡乱联想」的信息就特别有免疫力。
敢于质疑。 研究生阶段一般都要对某一个领域的前沿进行深入研究,回答科学问题。因为这个领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别人是实验和解释难免会出现错误,更不要说其中运用的实验手段统计方法等细节了。实际上科学就是一个新理论不断推翻旧理论的过程。而研究生的科学训练会培养人敢于质疑,而且如何收集证据合理地符合逻辑地质疑。
好奇心。这个方面大概是天生的因素比较多,但是研究生的学习同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在深入研究某个问题的同时必然需要一些其他的知识作为辅助,如在从事生物研究的时候,化学、信息学、统计学等都需要用上,知识的扩充带来了更多「好奇心的可能」;另一方面,拥有某项专业的知识,可以用于「知识交换」,也为好奇心的得到了更多满足的可能。
「Not everyone can be a scientist, but everyone can benefit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其三,研究生学历相较于本科生,的确享有更好的福利政策。
现在很多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都在利用自身优势展开「抢人」大战。大部分新一线二线城市本科毕业就可以落户,但是很多政策补贴却是需要研究生学历才有得到,福利待遇相对也会更好,包括生活补贴、住房补贴、落户等方面。
如果是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一般而言,本科生考上公务员后会定级科员,而研究生考上公务员就有副科级待遇。
另一个优势是升职相对容易,现在一些地方对于80后的干部本科学历就足以,但是对 90 后的干部更多的倾向于培养高学历的,有个硕士学历更容易被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在一些遴选考试中,省级、市级部门更倾向于招聘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人员,所以研究生学历在竞争中的优势更为明显。还有的岗位最低要求就是硕士研究生或双一流高校毕业。从这些方面来看,研究生学历相较于本科生,的确是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学习确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如果你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考研,那么先建议你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考研规划。
以我当前的学习基础,我去报考什么样的学校更合适?
如果想达成考研上岸的目标,我需要规划多长的复习时间?
去哪里能搜集到最精准的备考相关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