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钓鱼的游戏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真的是被江东孙坚吓到了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东汉末年,十大臣与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强大的将军何进做出了一个昏招,就是召集各地诸侯来京,试图一起惩罚这十个大臣。此举揭开了汉末大乱的序幕。董卓进京后,他的倒行逆施引起天下诸侯揭竿而起。在屡战屡败的不利形势下,董卓选择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关于董卓迁都长安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主要集中在董卓选择迁都长安是为了避开关东诸侯的战争前线。其实仔细分析当时的情况,背后有很多原因,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第一,是避免为董联盟而战的最直接原因。虽然《三国演义》中没有十八路诸侯,但联盟中为董的差不多有11人,这给当时洛阳兵力不足的董卓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且几经征战,屡战屡败。尤其是孙坚给董卓的压力最大,手下大将华雄、吕布连续被孙坚击败。董卓被孙坚吓住,不得不迁都长安,这是有道理的,但不是全部和主要原因。在当时的情况下,董卓转战长安,避开了董联盟的敌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董卓擅长凉州,麾下将士多为凉州铁骑。长安西北是陇西和凉州,靠近他的大本营。另外,从洛阳到西边的长安,路上关卡很多,易守难攻。从他迁都时沿途的防守布置可以看出:董越驻屯池,段威驻华阴,中牛辅驻安义。关东豪杰进长安不容易。
第三,此时他的大本营并不稳固。韩遂、马腾、边章等人在凉州持续叛乱了很长时间。董卓一直以凉州为大后方,马腾等人的叛乱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迁都长安,把关东包挡在雪夜关之外,还可以集中精力和兵力对付韩遂和马腾。
第四,黄巾起义虽然被东汉朝廷镇压了,但是各地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黄巾余部依然很活跃。尤其是河东的白波军队,离洛阳不远,给董卓造成了很多麻烦,分散了很多兵力。与此同时,董忙于应付关东豪杰和白伯军,所以选择了称臣,迁都,不仅是为了躲避关东豪杰,也是为了躲避白伯军。
第五,和曹操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道理。当时汉朝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董卓手里有站在大义高度的皇帝,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洛阳长期是东汉帝都,各大家族利益盘根错节。迁都长安可以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接近自己的实力,董卓可以为所欲为,而不是拘泥于在洛阳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第六,董卓军队耗费巨大,钱粮严重不足。借迁都长安之机,可以有更好的借口收罗民间财富用于军事。
所以对于董卓来说,放弃洛阳迁都长安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而对于东汉朝廷来说却并非如此。迁都长安进一步削弱了汉朝的影响力。从这一刻开始,汉朝就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诸侯使用的工具。
详情
-
官方服务
- 预约搬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