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到底是叫汉高祖还是汉太祖,高祖和太祖有什么区别?
都是。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正式的全称为汉太祖高皇帝,简称庙号应该是汉太祖,简称谥号是汉高帝,而不是后世习惯称呼的汉高祖。
但是司马迁《史记》作《高祖本纪》,首称刘邦为高祖。西汉之后的后世之君为了表示对刘邦的尊敬均尊称呼刘邦为高祖。
而班固写的《汉书》文字相同,恐引歧义,将《史记》中的“高祖”换为“帝”。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是皇帝死后奉祀时的名号,用“祖”或“宗”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中的“太宗”,明太祖朱元璋的“太祖”,就是比较常见的“庙号”。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会采用“太祖”这一庙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
如果开国皇帝的基业和祖先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出生于世家大族,或者江山基本上祖先打下来的话,往往会自己采用“高祖”的庙号,而将“太祖”的庙号追封给祖先,比如曹丕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但是,魏太祖则是曹操。
在汉朝时期,人们往往用谥号,而不是用庙号来称呼一位皇帝,比如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都是用谥号来称呼的,而这两位皇帝的庙号分别为“世宗”、“世祖”。而在隋朝之后,人们主要用庙号或者年号来称呼皇帝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康熙皇帝等。
对于司马迁来说,因为谥号和庙号的混用,所以称呼刘邦为高祖皇帝了。对此,《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记载:“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
上尊号为高皇帝。”对于司马迁来说,也记载了汉太祖刘邦的称呼,表明其因为功劳最高,所以谥号高皇帝。
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迁之后,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将原《史记》的“高祖本纪”换成“高帝纪”。但是,对于后人来说,一是受《史记》影响,二是为了表示对刘邦的尊敬,也就延续了汉高祖这一称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
太祖和高祖都是开国皇帝,区别是,太祖不仅是开国皇帝,还是该政权的开创者,如汉太祖刘邦,宋太祖,明太祖。高祖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不是该政权的开创者,如李渊是唐朝第一个皇帝,但是“唐”这个政权不是李渊开创的,他是继承来的,开创者(第一代唐国公)是李渊的祖父李虎,所以李渊是唐高祖,追尊开创者李虎为唐太祖。再如曹丕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位皇帝,但是“魏”的开创者是曹操,所以曹丕是魏高祖,追尊开创者曹操为魏太祖。还有隋文帝杨坚是隋高祖,其父是首代隋国公,追尊为隋太祖。
换言之,如果一个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那他就不仅是开国皇帝,还是该政权的开创者。如果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那他就仅仅是开国皇帝,而不是该政权的开创者,是继承来的。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惯称高祖)、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