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3.神弗福也( )4.小大之狱( )
5.战于长勺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公将驰之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 ___
6.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 )
7.既克,公问其故( )( )8.彼竭我盈( )9.忠之属也( )
10.何以战( )11.弗敢专也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三.简答题
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____________
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 和___ 。
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答: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________________
6.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答:____
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
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一段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
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答:__________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答:_____
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答:__________
15.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 之时(用原文填空)。
1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答:__
17.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答:_____
18.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答: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参与 2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3赐福,保佑 4案件 5.在 击鼓 驱车(追赶) 于是;追赶、追击 6.同“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信服);原因(缘故);倒下 7.已经;战胜 8.“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9.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0.凭借
11.独自占有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5.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6.当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7.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8.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9.(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三.简答题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3.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4.(1)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7.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
9.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10.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11.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2.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1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5.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6.政治上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17.语言描写 议论
18.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
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3.神弗福也( )4.小大之狱( )
5.战于长勺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公将驰之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 ___
6.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 )
7.既克,公问其故( )( )8.彼竭我盈( )9.忠之属也( )
10.何以战( )11.弗敢专也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三.简答题
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____________
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 和___ 。
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答: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________________
6.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答:____
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
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一段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
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答:__________
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答:_____
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答:__________
15.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 之时(用原文填空)。
1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答:__
17.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答:_____
18.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答: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参与 2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3赐福,保佑 4案件 5.在 击鼓 驱车(追赶) 于是;追赶、追击 6.同“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信服);原因(缘故);倒下 7.已经;战胜 8.“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9.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0.凭借
11.独自占有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5.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6.当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7.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8.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9.(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三.简答题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3.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4.(1)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7.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
9.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10.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11.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2.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1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5.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6.政治上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17.语言描写 议论
18.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
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
展开全部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参与 2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3赐福,保佑 4案件 5.在 击鼓 驱车(追赶) 于是;追赶、追击 6.同“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信服);原因(缘故);倒下 7.已经;战胜 8.“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9.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0.凭借
11.独自占有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参与 2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3赐福,保佑 4案件 5.在 击鼓 驱车(追赶) 于是;追赶、追击 6.同“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信服);原因(缘故);倒下 7.已经;战胜 8.“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9.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0.凭借
11.独自占有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1参与 2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3赐福,保佑 4案件 5.在 击鼓 驱车(追赶) 于是;追赶、追击 6.同“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信服);原因(缘故);倒下 7.已经;战胜 8.“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9.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0.凭借
11.独自占有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参与 2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3赐福,保佑 4案件 5.在 击鼓 驱车(追赶) 于是;追赶、追击 6.同“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信服);原因(缘故);倒下 7.已经;战胜 8.“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9.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0.凭借
11.独自占有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下森林断想?
追问
是的,求答案。
追答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课文思想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一是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课文主题见“课文研讨”中的“整体把握”的第一段,但回答此题时不能照搬,应该“升华”出更深一层的主题。
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
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深刻的主题,可以用课文倒数第二段中的话来回答: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这样的回答好像没有回答完,还应补充一些内容: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二、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有时用“它”,有时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情感的强弱度有所不同,用“你”表达情感更加强烈,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2.阳光的“嫌弃”表现在:“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阳光通常被视为最公平的,但这里表现出轻忽、冷漠和不公正。时间对地下森林却是另一种态度: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表现出爱心。“几万年的代价”是指:一、极言时间之长;二、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
3.作者在课文的最后明白地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迪”,用的文字较多,不是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呈现的,现在要求学生用格言警句来概括,可以顺着作者的话去说,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另作总结概括,如:置之死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让学生举一两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